
一、什么是蓝光?
蓝光被定义为波长在400 nm(紫罗兰色)到500 nm(青色)范围内的光(。蓝光的能量低于紫外线(UV)辐射(280-400 nm),并且可以深入真皮层,最深可达 1 mm。然而,虽然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研究,但人们对蓝光的影响了解较少。
二、蓝光对皮肤的影响?
蓝光可以生成活性氧(ROS)并引起皮肤的氧化应激损伤——类似于UV辐射对皮肤的影响。由于蓝光具有比紫外线更强的波长,能量低于紫外线,因此蓝光可以进入皮肤的深层,引起细胞功能受损和DNA损伤。这一系列影响皮肤细胞和参与生理功能的酶,为皮肤光老化和炎性损伤带来不利影响。
人体皮肤受蓝光照射产生的影响表明自由基的产生与类胡萝卜素的减少有关。黑色素生成前体的氧化应激压力与色素沉着有关。蓝光照射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并导致色素沉着问题,例如黄褐斑和老年斑。
蓝光暴露同样可以促进活性氧生成、DNA损伤和皮肤细胞功能异常。其中活性氧生成被认为是主因,可以导致远期的不良影响。黄素是皮肤中的色素,也是造成蓝光导致氧化应激的主要的光敏剂。皮肤中的黄素会产生超氧化物,一种极易反应的阴离子自由基,是暴露于蓝光产生的的最主要的自由基。
蓝光介导的超氧化物的合成可能会是导致皮肤老化和致癌的主因。ROS对皮肤细胞的过度暴露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老化、黄褐斑、色素沉着。
蓝光对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也有负面影响,当直接暴露于蓝光或紫外线辐射时,或通过后续氧自由基的积聚而产生。蓝光会诱导皮肤细胞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降解胶原蛋白的酶,促进光老化。
当使用会发射蓝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时,消费者可能会怀疑这些设备的暴露程度是否与阳光对皮肤的照射一样有害。众所周知,太阳光辐射的蓝光可以造成皮肤损伤和氧化,也有证据表明,电子设备辐射的蓝光可能会导致相似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