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老是长不起来,家长要小心,可能是拔毛癖!

贺月华医生 发布于2023-10-08 12:06 阅读量892

本文由贺月华原创

一、什么是拔毛癖?

拔毛癖也叫做拔毛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虽然试着停止,却反复出现的、无法克制地拔掉头发、眉毛或身体其他部位毛发的冲动行为。

我国的发病率不详,美国的发病率约1%。据估计,女性一生中发生拔毛癖的机率为0.6%~3.4%,而男性为0.6%~1.5%。


二、拔毛癖的临床表现?

A.反复拔自己的毛发而导致脱发。

B.重复性地试图减少或停止拔毛发。

C.拔毛发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拔毛发或脱发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如皮肤病)。

E.拔毛发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试图改进感受到的外貌方面的缺陷或瑕疵)。

拔毛癖可能与身体中心的反复行为(如:皮肤采摘和咬指甲等)存在相关,已证实, 拔毛癖患者更容易罹患强迫症, 且可能同时患有进食障碍和躯体变形障碍。




三、如何治疗?

对拔毛癖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应考虑拔毛癖的多种影响因素, 做到因人而异。

(1)行为治疗:对较大年龄的患者,可使用行为治疗,如强化训练、惩罚、习惯逆转训练,后者训练患者学习认知自己拔除毛发的冲动和行为,教导他们转移这种冲动,有意识地控制这种行为。

(2)家庭治疗:了解患者精神压力的缘由,与家长一道商讨解决方法,并告诫患者尽量不用手触及头发。让患者适当增加娱乐、外出或其它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3)药物治疗:如果需要,可将患者推荐给精神专科医师,常见的治疗拔毛癖的药物为三环抗抑郁药物如氯米帕明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如氟西汀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