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疙疙瘩瘩—— 寻常疣

贺月华医生 发布于2023-10-02 23:38 阅读量1939

本文由贺月华原创

一、什么是寻常疣?

寻常疣,又被称为“刺瘊”、“瘊子”。皮损常表现为半球状角质性丘疹,颜色为灰褐、黄褐、或正常皮色,绿豆或黄豆大小,表面呈乳头瘤状,干燥、粗糙,触之坚硬。常发生在手背,脚背、指甲旁。




二、寻常疣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绿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棕色或正常皮色的丘疹,表面粗糙、角化过度,坚硬,呈乳头瘤样增殖,可单发或因自身接种而多发。外观可呈菜花状、乳头瘤状,灰白色或浅褐色,触之坚硬。


三、寻常疣的发病原因?

  1、病毒感染:引起寻常疣的致病病毒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2,3,4,7,27,28,29),皮肤和黏膜的损伤,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感染本病的直接因素。
  2、传染:包括直接接触寻常疣患者及间接感染(与患者共用毛巾)等物品,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传染而患病。

 3、皮肤损伤:皮肤发生损伤后,各种病毒可迅速入侵,包括引起寻常疣的HPV病毒。

四、寻常疣如何治疗?

  • 理化破坏治疗:包括冷冻,激光,电凝、手术刮除或光动力等;
  • 化学破坏治疗:如水杨酸,戊二醛、甲醛疗法;
  • 局部抗病毒治疗:如鬼臼毒素、5-氟尿嘧啶等;
  • 免疫治疗:如咪喹莫特、干扰素等;
  • 抗细胞代谢药物治疗:如维 A 酸类药物,他扎罗汀。
  •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刮除病灶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