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痒痒痒! 啥?——荨麻疹

贺月华医生 发布于2023-09-12 21:49 阅读量3795

本文由贺月华原创

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其典型的皮肤表现为,出现凸起的、粉红色或与皮肤颜色一致的斑块,大小和形态不一,伴有明显的瘙痒、针刺或灼热感。有些人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些人可能会持续数天后才消退,消退后通常不留痕迹。很多患者夜间容易发作,瘙痒加重,导致影响休息睡眠。





二、荨麻疹的类型



急性荨麻疹

起病较急,先是皮肤瘙痒,紧接着瘙痒部位出现风团,大小不一,搔抓后常常连成一大片。经过处理,往往短期内痊愈。治愈后,也不会留下任何伤疤。嗯,就像皮肤搞了一次“快闪”。 


慢性荨麻疹

如果风团反复发作连续6周以上,就是慢性荨麻疹。最恼人的就数这种,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特别折磨人。慢性荨麻疹往往是和诱发因素持续存在或者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外源性

外源性原因多为一过性,包括

1. 某些物理因素:如摩擦、压力、冷热刺激、阳光照射等;

2. 食物:吃了鱼虾、蛋类、芒果、酒等食物和/或食品添加剂;

3. 药物:食用了一些可能致敏的药物;

4. 接触其他过敏原:吸入了花粉、动物皮屑、粉尘、尘螨、挥发性化学品等过敏原等等。 




内源性

内源性原因多为持续性,包括:

1. 感染:一些微生物的慢性隐匿性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少数患者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2. 劳累、精神紧张;

3. 患有慢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炎症性肠病等。

荨麻疹较难找到确切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且慢性荨麻疹很少由过敏引起,而是自发性的。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 明确诱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因。比如避免酒精、海鲜、坚果类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猫狗等宠物及花粉、粉尘等;避免肥皂、洗涤剂以及毛织物、化纤物对皮肤的刺激;冷诱导性患者应注意保暖,热诱导性患者应衣着清爽、减少热刺激,日光性荨麻疹患者应注意防晒、不穿暴露的衣物等。


2. 调节心情、适当释放心理压力、加强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3. 尽量不要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导致出血、感染等反应。

治疗

目前,临床上有很多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抗组胺药物,能比较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症状。

如果治疗方案有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治疗。有些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嗜睡、头晕等反应,建议在夜间服用,尽量避免服药后开车或高空作业。

虽然大部分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病程较长,但基本上最终都会自行痊愈,要做好心理准备,长期配合治疗。
















用心科普医学知识,愿每位读者健康生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