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是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适量的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就会造成胃溃疡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一般超过100毫升就称为胃酸过多,胃部出现灼烧感,还会有反胃,吐酸水的现象。

1、当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或者是情绪不好、大量吸烟等时候,会出现胃酸分泌过多。
2、外科手术、严重的烧伤以及细菌感染的时候,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使胃酸分泌增多。
3、由于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某些对胃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
4、饮食不当,不定时地用餐、长期的酗酒、辛辣饮食,或者过甜、过油、过咸、过辣、过酸、过冷的食物,都可以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5、某些粗粮,如红薯、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糖等,会刺激胃产生大量的胃酸。

1、改变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保持心情的愉快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以达到治疗疾病、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莫沙比利胶囊,促进肠胃动力;有奥美拉唑或者雷贝拉唑胶囊,抑制胃酸的分泌;还有络合胆盐、中和胃酸的药物,比如硫糖铝混悬液或者是铝碳酸镁片,除了主要络合胆盐、中和胃酸外,同时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具体用药还需根据临床医生面诊决定。
3、手术治疗,如果胃酸过多的症状持续存在,保守治疗不好转,需要明确病因,如存在严重的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等,必要时采用手术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舒解症状。

预防胃酸过多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减少进食刺激黏膜的食物如酒、咖啡及肥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生冷食物等对胃的损害。饮食以清淡为主,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变质食物。
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疝与腹壁外科领域擅长各类型疝疾病(包括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膈疝、食管裂孔疝与胃食管反流疾病等)及复杂腹壁疾病(包括腹壁肿瘤、腹壁缺损、腹直肌分离等)的微创修复与重建手术。胃肠外科领域擅长消化道肿瘤的微创手术,包括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不同入路多层面导向结直肠癌手术等,对肠梗阻、肠瘘等复杂性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科至博士均毕业于中山大学,先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疝外科领域师从我国著名疝外科专家陈双教授,参与创办“中国疝学院”并参与创建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体系。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院及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特聘讲师、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外科分会秘书长兼中青年学组组长。相关领域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2部《实用腹股沟疝外科学(第2版)》、《腹股沟疝手术策略与技巧》,参编专著7部;参与撰写中国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10余部。吴晶晶 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一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外科学博士,结直肠外科临床博士后(1)各类腹壁疝(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腰疝、闭孔疝、会阴疝、腹内疝)、急慢性阑尾炎、急腹症、结直肠癌、胃癌、胃肠道间质瘤、胃结直肠息肉等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2)2015年开始参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擅长消化内镜(胃镜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腹腔镜外科以及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3)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外科结合介入、靶向、免疫等的综合转化治疗等。 先后师从学习于华科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2014-2019,硕博连读阶段)和中大六院汪建平/黄美近教授团队,陈双教授疝外科团队(2020-2023,博士后阶段)临床研究: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前沿,以第一作者在JAMA
Network Open、Cancer Biology & Medicine、EJSO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消化肿瘤相关论文7篇
(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8分),担任国际外科学杂志、国际肝病学杂志(亚太肝病协会官刊)等多个SCI期刊杂志审稿人。参加过多个国家级、省级项目攻关。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