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是小事?别轻视,小心引发这几种病!

杨莉萍医生 发布于2023-11-07 16:48 阅读量39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昆明送子鸟不孕不育医院

脸上长痘了,内分泌失调;
心情不好了,内分泌失调;

长胖了,内分泌失调……


那 么 内 分 泌 失 调 到 底 是 个 啥?
可 能 会 对 人 体 造 成 哪 些 危 害?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个大家族,囊括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多个腺体,以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正常情况下这个大家族可以通过产生不同的激素来指挥各个器官的运作,维持机体的平衡,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那就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当出现内分泌失调时,很容易伴随着以下几种病症的出现。



                                                              01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多在青春期发病,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经量少、闭经或者不规则子宫出血等)、不孕、多毛或痤疮、肥胖等,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治疗,其中包括饮食控制以限制热量摄入,适量规律的运动以减重,行为干预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

药物治疗也是目前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方法,分别采用调节月经周期,降低血雄激素水平,促排卵治疗等。育龄期妇女的治疗主要与患者的生育要求相关。



                                                               02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发育不全、过早退化、萎缩不全、或分泌孕酮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引起月经失调和生育功能缺陷,导致受精卵着床障碍、黄体期出血、不孕、复发性流产等。



黄体功能不全在正常生育能力的女性中发生率很低,即便有也是偶发性的,而且通常与节食、熬夜、考试和剧烈运动等应激相关。

但是在不孕群体中,有显示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3.5%,反复流产者的发生率更是高达32.5%。


如果医生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一般会通过补充孕激素进行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或者口服黄体酮。黄体功能不足的女性平时需适当补充营养,饮食均衡,可多吃黑豆、豆浆等食物;并注意工作节律,保持心情舒畅。



                                                             03甲状腺功能异常 


孕期之所以要检查甲状腺,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不仅影响孕妇自身健康,更重要的是会增加孩子出生缺陷机会。

如果孕妈妈患有甲减,自身甲状腺激素就不足,更不能保证胎儿脑发育所需的甲状腺素,会影响胎儿脑发育;如果孕妈妈患有甲亢没得到控制,那么流产率、妊高征发生率、早产率、胎儿的死亡率都明显增高。

如果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建议及时正规医院就诊。根据检查指标,可以定期复查、密切观察或者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并根据孕周大小,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04高泌乳素血症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女性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非孕妇女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纳克/毫升,如果血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则称为高泌乳素血症。



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不孕、溢乳、闭经、性功能改变等。闭经溢乳综合征就是由于泌乳素分泌增加引发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出现持续性溢乳闭经现象。


如果是轻度的泌乳素高,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如果疾病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应该明确病因,必要时手术治疗。



温馨提醒:内分泌失调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问题,其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建议个人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如果出现明显的内分泌紊乱表现,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