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那些与“肝”有关的罕见病

付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5-03-01 12:02 阅读量393

本文由付艳玲原创

昨天是国际罕见病日,虽说是罕见病,但在临床工作中其实会经常遇到,作为临床医生也应该对这些病有认识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现在我们就梳理一下与“肝”有关的罕见病有哪些?

根据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18年)和《第二批罕见病目录》(2023年),与肝脏疾病相关的罕见病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一、明确列入目录的肝病相关罕见病**

1.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病因: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铜在肝脏、大脑等器官沉积。  

- 肝脏表现:肝炎、肝硬化、急性肝衰竭。  

- 其他症状:神经系统症状(震颤、肌张力障碍)、角膜K-F环。  

2.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

- 病因:ABCB11、ATP8B1等基因突变,导致胆汁酸排泄障碍。  

- 肝脏表现:新生儿期或婴儿期胆汁淤积、瘙痒、黄疸,进展为肝硬化。  

- 分型:PFIC1、PFIC2、PFIC3(根据基因类型)。  

3. Alagille综合征

- 病因:JAG1或NOTCH2基因突变,影响胆管发育。  

- 肝脏表现:慢性胆汁淤积、肝内胆管缺乏。  

- 多系统受累:心脏畸形(肺动脉狭窄)、特殊面容(前额突出)、脊柱异常。  

4. 糖原累积病(部分类型)

- 相关类型:  

  - I型(von Gierke病):G6PC基因突变,肝肿大、低血糖、代谢异常。  

  - III型:AGL基因突变,肝纤维化、肌无力。  

- 肝脏表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肝硬化风险。  

5.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 病因:HSD3B7、AKR1D1等基因突变,影响胆汁酸合成。  

- 肝脏表现:新生儿胆汁淤积、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6. Citrin缺陷病(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

- 病因:SLC25A13基因突变,导致尿素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  

- 肝脏表现:新生儿期黄疸、肝肿大、低血糖,部分进展为肝纤维化。  

7.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 Crigler-Najjar综合征:UGT1A1基因突变,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重者需光疗或肝移植。  

- Dubin-Johnson综合征:ABCC2基因突变,结合胆红素升高,肝细胞色素沉积。  



二、其他涉及肝脏损害的罕见病

1.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 病因:SERPINA1基因突变,异常蛋白在肝细胞沉积。  

- 肝脏表现:新生儿肝炎、儿童或成人肝硬化。  

2. 卟啉病(部分类型)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AIP):HMBS基因突变,肝脏合成卟啉前体异常,可伴肝功能异常。  

3. 遗传性血色病

- 病因:HFE基因突变,铁过载沉积于肝脏。  

- 肝脏表现:肝硬化、肝癌风险(是否列入目录需进一步核实)。  

4. 尿素循环障碍(如OTC缺乏症)

- 肝脏表现:高氨血症导致肝性脑病、肝功能异常。  

现在基因检测的手段越来越强大,罕见病的诊断已不再是难题,医生能想到这种可能性很重要,与君共勉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