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查看小陈母亲的报告,丙肝病毒6次方,基因分型6a,转氨酶轻度升高,磁共振显示有早期肝硬化。此外,小陈的母亲有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病史,在使用相关药物。
我告诉小陈,好消息是,目前丙肝的抗病毒DAA方案很成熟,直接使用全基因型的抗病毒药,比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愈的概率接近100%。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或肝硬化代偿期,均可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药治疗,多数疗程12周即可。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或基因3型,可考虑加用利巴韦林,必要时可延长疗程至24周。
但是,因为小陈的母亲已经有早期肝硬化,虽然经过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可能会有所好转,但很难恢复至正常,因此即使抗病毒治疗结束后,仍要定期来肝病门诊复诊,监测肝功能情况和肝硬化进展情况,定期筛查肝癌的风险。
小陈非常细心地问:母亲用药期间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我告诉她:
第一,最重要的是DAA治疗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DDI)!经过查询,目前小陈母亲使用的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与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用。但在治疗的3个月内,建议避免加用其他药物,如确实因为病情需要用药,不论任何药物,都要找肝病门诊的专家评估是否可以使用!这一点非常重要,避免因严重的DDI导致严重后果。
-禁止与胺碘酮合用,可能导致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
-避免与利福平、卡马西平等药物合用,这些药物可能降低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的血药浓度。
-与其他药物(如抗HIV药物)合用时,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第二,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口服一片(含索磷布韦400 mg和维帕他韦100 mg),饭前或饭后均可服用。最好固定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比如安排在早餐时,这样避免时间不固定导致药物浓度波动,影响疗效。
-如果服药后3小时内发生呕吐,需补服一片;超过3小时则无需补服。
-漏服药物时,若在18小时内发现,应尽快补服一片;超过18小时则等待下次正常服药时间,不可服用双倍剂量。
第三,饮食禁忌
- 避免饮酒和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
第四、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病毒载量,确保治疗效果。
丙肝抗病毒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
- 头痛、疲劳、恶心等,发生率较高(≥10%)。
- 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停药后会逐渐消失。
2. 严重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需立即就医。
- 肝功能异常:表现为尿色深、疲劳、黄疸等,需及时就医。
- 心脏问题:与胺碘酮合用时可能出现心动过缓、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3. 其他潜在的不良反应
- 胃部不适、腹泻、睡眠困难等。
- 与利巴韦林合用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等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如何评估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到肝病专科门诊复诊,复诊过程一般建议4个时间点:
Ø-治疗前基线:值得注意的是,基线时推荐所有丙肝患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和HIV抗体,因以上三种病毒有共同的传播途径。
Ø-治疗第4周
Ø-治疗结束时
Ø-治疗结束后第12周
推荐评估血常规、肝肾功能、HCV-RNA(建议优选内标法),必要时增加肝脏超声+肝弹性检测等其他指标。
治疗终点:治疗结束12周,采用敏感检测方法(检测下限≤15IU/ml)检测不到HCV RNA,被称为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
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基础的患者,无论是否获得SVR,每3~6个月复查1次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来监测是否发生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