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气到“肝儿疼”的中年少女如何自洽

付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5-01-16 22:13 阅读量208

本文由付艳玲原创

今天门诊一位中年女性做到我面前,指着肝区:医生,我被气到这个地方疼,你帮我查查是不是肝被气伤了

我想起上周也有一个女患者,也是被气到“肝疼”,说是被老公气到的

我问她:你也是被老公气到了?

她说:不是的,我老公不敢,我是被学生气到了,五年级的学生

我说:哎,老师真是不容易啊,不过一份工作而已,也不要气坏了自己呀

俗话说“气伤肝”,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气伤肝”存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从现代医学和中医理论角度,都有相关机制解释:

现代医学角度

1. 神经 - 内分泌调节紊乱

    -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人生气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这些递质作用于肝脏血管平滑肌,使肝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后,肝脏的血液灌注量减少,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长期或反复的这种血液供应改变,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对肝脏造成损伤。

    - 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HPA轴)激活:生气等应激状态下,HPA轴被激活。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适量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机体应对应激,但长期生气导致糖皮质激素持续高水平分泌,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易受病原体侵袭,同时也可能干扰肝脏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如影响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2. 免疫功能异常

    - 免疫失衡:不良情绪如生气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细胞功能可能发生改变,产生过多或过少的免疫因子。例如,一些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白细胞介素 - 6(IL - 6)等可能分泌增加,这些炎症因子会引起肝脏局部的炎症反应,损伤肝细胞。此外,长期生气可能使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下降,难以有效识别和清除肝脏内发生突变的细胞,增加肝脏疾病发生的风险。

3. 代谢功能受影响

    - 脂质代谢紊乱:生气时,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影响脂质代谢。例如,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促使脂肪分解加速,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多。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进行代谢,若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就会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 解毒功能降低: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生气引起的神经 - 内分泌紊乱可能干扰肝脏细胞内参与解毒过程的酶系统功能。例如,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可能改变,使肝脏对药物、毒物等有害物质的解毒能力下降,这些物质在体内蓄积,进一步损伤肝脏。

中医理论角度

1. 气机失调: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调畅全身气机。当人处于生气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会导致肝气郁结,即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气的运行受阻,会在体内某些部位积聚,形成气滞。气滞则血瘀,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导致肝脏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出现胁肋部疼痛等症状。长期的气滞血瘀还可能进一步引发积聚、癥瘕等肝脏疾病。

2. 情志致病:中医的情志学说认为,情志与五脏密切相关,怒为肝之志。正常情况下,适度的情绪表达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但过度生气,即大怒,会使肝气上逆。《素问·举痛论》中提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肝气上逆,气血并走于上,可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状,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导致肝的阴阳失调,功能受损。同时,肝木克脾土,肝气过旺还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中年女性,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自洽?

1.认识自身情绪:留意自己生气或内耗的触发点,比如他人批评、家务繁琐等。察觉到情绪升起时,先给自己片刻冷静时间,避免立刻反应。可以在情绪波动时记录感受与事件,事后分析,更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

2.运用情绪调节方法:感到生气或内耗时,尝试深呼吸,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慢呼气,重复几次,平静身心。也可通过运动宣泄负面情绪,如跑步、瑜伽。此外,听舒缓音乐、泡热水澡等放松方式,也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3.合理表达情绪:有负面情绪时,不要压抑,选择合适方式表达。与信任的朋友、家人倾诉,分享感受与困扰。若不愿倾诉,可写日记抒发情绪。但表达情绪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指责或攻击他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