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应区分自己是否属于患肝癌的高危人群。
(肝癌高危人群可参考下一篇科普)
1、属于肝癌高危人群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如体检发现甲胎蛋白显著升高(AFP > 200 μg/L),应高度怀疑肝癌。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血清AFP > 400 μg/L,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其它消化系统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
而血清AFP轻度升高者,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或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有助于诊断。此外,约 20%~ 30% 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甲胎蛋白升高可出现在影像学能检查到肝癌之前数个月,因此当我们发现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而上腹部增强CT或MRI阴性时,应在数个月内再次复查血清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以免漏诊小肝癌,错失治疗良机。
2、非肝癌高危人群:
对于不存在肝脏疾病的普通人群,如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建议完善肝功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β-HCG、肝脏和生殖系统B超、肝脏弹性超声等检查。
经检查考虑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病患者,建议减重或戒酒后再次复查肝功能和甲胎蛋白,若二者均出现下降,则考虑相应疾病所致。
经以上初步检查考虑生殖系统疾病者,建议到妇产科或泌尿生殖科就诊。另有少部分人群甲胎蛋白长期略高于正常上限,反复检查排除肝脏和生殖系统疾病,建议定期随访甲胎蛋白和肝脏以及生殖系统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