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是:不一定
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有:
1、肝脏疾病之一——肝癌
正常成人肝细胞不分泌甲胎蛋白,而肝癌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血清AFP > 400 μg/L,排除其他原因后,高度提示肝癌。
而血清AFP轻度升高者,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或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有助于诊断。
此外,约 20%~ 30% 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正常。因此,甲胎蛋白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肝癌,需要医师结合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2、肝脏疾病之二——肝炎、肝硬化
甲胎蛋白升高不代表一定是肝癌,肝炎/肝硬化也可能会引起AFP升高
肝炎:当肝脏受到病毒、药物等因素损伤引发炎症时,肝细胞会出现再生现象。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可能会重新启动 AFP 的合成机制,导致血液中 AFP 水平升高。例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炎症活动期,部分人会出现 AFP 轻度升高,一般升高幅度通常在 200 μg/L 以下。随着病情好转,肝细胞修复,AFP 水平会逐渐下降。
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形成的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的病理状态。在肝硬化过程中,肝脏组织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细胞持续进行修复和再生,这也可能促使 AFP 合成增加。不过,肝硬化患者的 AFP 升高程度一般也相对有限,多为轻度升高。但如果 AFP 持续升高,需警惕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的可能。
3、生殖细胞肿瘤
(1)睾丸癌:睾丸的生殖细胞发生肿瘤时,肿瘤细胞可分泌 AFP。特别是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如卵黄囊瘤,常伴有 AFP 升高。这种情况下,AFP 升高程度可能因肿瘤类型、大小及分期而异,轻度升高也较为常见。同时,患者可能伴有睾丸肿大、疼痛等症状。
(2)卵巢癌:某些类型的卵巢癌,如内胚窦瘤,也会产生 AFP。AFP 升高可能是这类肿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患者除了可能出现 AFP 轻度升高外,还可能有腹部肿块、腹胀、腹痛等表现。
(3)畸胎瘤
4、其他情况
(1)妊娠:女性在怀孕期间,胎儿的肝细胞会合成 AFP,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母体血清 AFP 升高。一般在妊娠 12 - 14 周时开始升高,在妊娠 32 - 34 周时达到高峰,多不超过 400 μg/L ,之后逐渐下降。这是一种生理性的 AFP 升高,通常在产后 3 周左右恢复正常。
(2)其他恶性肿瘤:少数情况下,胃癌、胰腺癌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出现 AFP 升高,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导致其具有类似肝细胞合成 AFP 的能力,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且升高幅度通常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