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医学门诊见闻:海边玩水有哪些风险?

付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4-09-03 22:50 阅读量420

本文由付艳玲原创

在华山医院跟王新宇教授看旅行医学专病门诊见闻

门诊一位阿姨,在女儿的陪同下来看病。

阿姨的女儿说:前些天带妈妈去了山东的海边玩,妈妈拖鞋在沙滩上走了走,在浅浅的海水里站了一会儿,回来以后就开始右下肢红肿,还有过一次发热,现在体温正常了,腿也没那么肿了,还是有点暗红色,要不要做什么检查?

王主任问:阿姨原来有没有什么基础病?脚上有没有伤口?有没有被海洋生物刺伤?

阿姨的女儿说:没有什么东西刺伤,原来有脚癣。

海水中有很多致病微生物,如果不小心是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可轻可重,重者有可能致命!

王老师跟我讲了一些关于接触海水或海洋生物的疾病:

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大叔,在海边赤脚收海鲜后下肢大范围红肿、起水泡、坏死,考虑创伤弧菌感染,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危重,创伤弧菌也被称为“海洋杀手”。

有人曾经被海胆、海蜇或者水母刺伤,这些生物的表面有毒素,可能会引起疼痛、出血、水肿,甚至全身的中毒性反应、休克等严重情况。被有些物种的水母刺伤需要紧急送医。

有人曾被海鱼咬伤,皮肤红肿溃烂好长一段时间,这种慢性的感染应考虑是否有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最后这个人被确诊为“海分枝杆菌感染”。

有人在湖泊里游玩后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虫”,这是一种淡水生存的原虫,被称为“食脑虫”,大多数病例起病前有潜水、野泳、泡温泉的情况。

等等,其实海洋或淡水生物还有不少,野水中的微生物也很多,危险无处不在。

现在很多父母喜欢带孩子去海边,赶海抓海胆、海星,记住一定不能徒手去抓,做好防护,穿长筒靴戴手套。喜欢潜水的人应穿全身防护的潜水服。

如果被刺伤,切忌用裸手清理,应使用镊子将刺去除,清洁伤口,尽快就近就医。

有糖尿病、慢性肝病、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引起感染加重。如果本身皮肤有破口,即使不是明显的破口,比如这位阿姨,平时有脚癣,还有人有下肢静脉曲张、皮肤病等,建议这些人尽量不要去接触海水或污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