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血常规怎么解读,什么是流感血常规123规律?

付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4-01-19 06:32 阅读量1500

本文由付艳玲原创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

一般大家认为病毒感染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值是减少的,细菌感染时才是升高的

因此不少病人一查血发现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就认为是细菌感染,赶紧吃上抗生素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事实上,流感病毒感染的初期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甚至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也会轻度升高。

比如最近在发热门诊看的这个15岁患者,流感样症状,中性粒细胞比值81%有升高,最后确诊甲型流感。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经过查阅文献,有医生曾经统计过流感的血常规特点,并总结为123规律


图片发自160App



我在临床上看到确诊的流感患者会对比一下血常规,不是全部符合,但符合率也不低。当然,也有确诊流感但不符合123规律的。

那么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呢?

我认为有用!如果在流行季节,有典型的流感样症状,对于流感抗原或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患者(就是说这个病人真是流感,但没有检测到阳性),如果我们结合患者的血常规,符合123规律,可以增加我们对于临床诊断的信心。

有些流感患者是从社康看过的,社康医生一看流感检测阴性,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就认为是细菌感染而给了抗生素治疗。

所以我认为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尤其对于社康等基层医生来说,可以减少不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