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出差回来转氨酶竟飙升到一千多

付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3-09-16 01:27 阅读量767

本文由付艳玲原创

小洪今年31岁,刚刚参加工作,工作勤恳努力,深受上司器重。上周被派到江南某个风景秀丽的城市出差,正好老同学也在,许久不见,老同学用一桌丰盛的海鲜大餐盛情款待了小洪,丰盛到好多菜小洪都叫不上名字。

不久后小洪回到深圳就开始感觉没有力气,慢慢地乏力越来越明显,还出现了厌油、不想吃饭、肌肉酸软、尿黄。

于是小洪马上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来就诊,医生给小洪开了常规检测,等检查结果出来让医生大吃一惊:谷丙转氨酶1600U/L!正常人的谷丙转氨酶不超过40U/L。

医生赶紧安排了小洪住进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经过详细的肝功能评估,医生考虑小洪是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严重的肝损伤呢?

通过仔细地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医生终于抽丝剥茧,锁定“背后真凶”——急性戊型肝炎,竟然是那桌海鲜大餐惹的祸!


图片发自160App

小洪的化验单显示急性戊型肝炎抗体IgM阳性


一、什么是急性戊型肝炎?

急性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嗜肝病毒有5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戊肝病毒排“老五”;大家对乙肝比较耳熟,戊肝相对少见,但不代表它温柔。

二、戊肝病毒怎么传播的?

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不同,戊肝病毒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戊肝一般存在于宿主的粪便、胆汁和肝脏中。通俗来说,就是指饮食不卫生,或没有注意手卫生,通过消化道摄入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因此戊型肝炎主要发生在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深圳地区环境较好,但仍有散在病例发生,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主要见于发生在食用贝壳类等海鲜、生食猪肉制品、未彻底煮熟的奶制品人群中。

三、急性戊型肝炎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了戊肝病毒后,症状可轻可重,轻者无明显不适即可自愈,重者甚至出现肝衰竭。在有症状的患者中,通常表现为黄疸伴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肝肿大。本例患者小洪就是出现了典型的肝炎症状来就诊。

少数(0.5%—4%)戊肝病毒感染者会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老年人、孕妇、既往有慢性肝病(如本身有乙肝、脂肪肝等)和营养不良者。如不积极治疗,戊肝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死亡率很高。

四、急性戊型肝炎能治好吗,会留后遗症吗?

大多数观点认为急性戊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表现为急性病程,多数经过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多达60%的急性HEV感染者会有持续性胆汁淤积,表现为长时间黄疸(持续>3个月)。

有研究发现在戊肝病毒也可能慢性化导致肝硬化,主要发生在免疫抑制人群中。

五、日常生活中怎么防范戊肝呢?

1、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在外出旅行过程中,避免饮用纯净度不明的水以及吃路边摊食物,避免吃生的或未彻底烹煮的海鲜、肉类或猪肉制品以及生的蔬菜。

2、重组疫苗预防HEV的效果明确,该疫苗在我国已获许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