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暑假旅游大热门,但是旅游回来发热的人也不在少数。近期,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门诊和病房收治了数位患者,虽然都是发热,病因确不完全一样,经过医生的悉心诊治,均明确了“背后真凶”,并且治愈出院。本人就把这些疾病进行总结,并查阅文献进行分析汇总。
第一例:少女在我国西南部旅游后高热不退,确诊为“甲型副伤寒”
病人在旅游回来后出现发热,在外院反复诊治5天,仍高热不退,伴有胃寒、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血培养等一些列检查,最后确诊为“甲型副伤寒”
一、什么是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也被称为“肠热病”,是由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以发热、腹痛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注:肠热病患者出现发热的几率达75%以上,但是腹痛的发生率仅有30-40%,本例患者也没有腹痛的表现,因此在仅有发热没有腹痛症状的患者中也要考虑到该病)
二、伤寒和副伤寒是怎么传播的?
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目前仅在人类身上发现,因此主要是人传人,但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即由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因此,肠热病的发生率高与卫生条件差和缺乏干净的饮用水有关。
深圳地区卫生条件较好,但人们在外出旅行中很难做到及时的洗手和卫生干净的环境和食物,因此容易感染。
在今年的上半年,我们科也曾诊断了3例伤寒病人,均是食用生腌海鲜后被感染的。
三、伤寒和副伤寒怎么诊断?
伤寒和副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腹痛、玫瑰疹、肝脾大等可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然而,多数患者已不会有典型临床表现,医生会根据情况完善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主要有助于伤寒和副伤寒诊断的检查有:肥达试验、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肠道分泌物培养等。如果全部进行培养,阳性率>90%,值得注意的是,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完善培养检查。
本例患者血培养报甲型副伤寒,同时肥达试验O1:160阳性。
四、伤寒和副伤寒严重么?
伤寒和副伤寒均是不能被小看的疾病,因为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要数肠出血和肠穿孔。是否发展为重症取决于自体的免疫力、细菌的毒力、感染细菌的数量和是否接受及时的抗生素治疗。
五、伤寒和副伤寒如何治疗?
既往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但近年来发热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在增加,我们病房培养出的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也常表现为左氧氟沙星中介或耐药。对于不敏感细菌可选用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此外,在巴基斯坦等地也有报道XDR的伤寒沙门菌,可选择的药物就更少了。因此,如何选择药物还是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六、伤寒和副伤寒能治愈么?
大多数伤寒和副伤寒经过2周的有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仍然有高达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少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慢性无症状携带者。
因此,治疗后的患者仍要在感染科门诊随诊,定期查粪便培养和血培养等,如有发热反复应提高警惕注意是否复发,对于慢性携带者也要根据情况是否延长治疗事件,以预防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