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一:线性伤口瘢痕的临床重要性
线性伤口导致的增生性瘢痕是整形外科领域的常见病,也是本领域有待解决的最基本的临床难题
线性伤口瘢痕不仅是导致患者身心疾患的重要医学原因,也是影响整形外科手术切口和手术方法设计的重要因素。
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临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解决患者痛苦及整形外科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共识二:通过早期干预线性伤口的愈合过程来预防瘢痕形成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模式提示瘢痕不是伤口愈合的必要条件
模拟胎儿伤口的微环境条件、愈合方式是合理的科学设想(胎儿伤口缺少TGF-B分泌是无瘢痕愈合的重要原因,阻断成年伤口TGF-B的作用可减少瘢痕形成,基因治疗技术提供了伤口改造的有效工具。)
现代光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瘢痕组织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的工具。
专家共识三:1、需要改变传统伤口治疗及管理的理念
伤口形成后需要让其自然愈合,在瘢痕形成过程中不给予治疗,而需等待6个月以上,让其自然形成和成熟之后再给予瘢痕治疗。
2、伤口早期干预应该成为伤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伤口愈合过程早期开始干预,阻断伤口“炎症期-肉芽增生期-组织重塑期”自然过程
从炎症期直接过渡到组织重塑期
专家共识四:1、精细外科操作是预防伤口瘢痕第一道防线
清创和创建I类伤口愈合组织微环境
美容外科缝合技术及缝线的应用
抗张缝合技术的应用:分层缝合
2、缝合伤口的再次精细操作预防瘢痕形成
“不良缝合伤口”可实施重新清创缝合术
时间节点:一般在首次伤口缝合后3-5天
严重感染和组织水肿等病理伤口禁用
3、缝合伤口早期拆线预防针脚瘢痕
4天-6天,避免“针脚瘢痕”形成,同时需要辅助伤口减张措施
专家共识五:1、硅胶制剂外用重建表皮水屏障功能
硅凝胶:快干硅凝胶的应用有利于其他措施的联合应用
2、伤口的减张治疗预防瘢痕形成
免缝减张胶布的应用
伤口减张器的应用
3、减张与硅胶的综合应用预防瘢痕(2014年瘢痕管理实践指南:一线产品硅凝胶是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防治的“金标准”,也是唯一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被推荐的防治措施。)
快干硅胶+免缝胶布
含硅胶布的应用
减张器+硅凝胶
专家共识六:光电技术是早期伤口改造预防瘢痕的有效工具
伤口改造(微等离子体技术、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技术)
去红激光(燃料脉冲激光、DPL)
瘢痕色素治疗(饵激光、微等离子)
皮肤平整度处理(饵激光、二氧化碳life scan)
干预综合治疗:
外伤后8周开始干预
硅凝胶持续外用起码6-12个月
抗张胶布持续6个月
口服抗炎药物(西乐葆)
伤后3周注射5-fu+得保松长期使用硅凝胶
伤后5周伤口改造:plasma和CO2点阵
伤后9周第二次伤口改造:plasma和CO2点阵
专家共识七:抗瘢痕药物注射、激光治疗等综合治疗可阻止瘢痕增生早期向病理性瘢痕形成转化
糖皮质激素
5-FU
去红激光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其他
专家共识八:伤口早期干预的潜在靶点和时间节点
术前:局部组织准备:药物、放疗及其他
术中:伤口外科手术处理:精细操作及药物冲洗
术后:伤口闭合后的护理:清洁、抗菌、抗张、表皮保湿功能模拟(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
术后:伤口抗炎处理(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
术后:伤口抗纤维化处理(术后2周-术后3个月)
术后:伤口改造处理(术后2周-术后3个月)
专家共识九:瘢痕体质倾向与早期伤口干预
早期干预应该应用于有瘢痕体质倾向的患者
无瘢痕体质患者可相对保守观察,必要时再干预
瘢痕体质倾向:有以往瘢痕增生史、有父母遗传史、油性皮肤、皮肤色素深、痤疮等皮肤炎症倾向明显、高张力部位
专家共识十:有待探索的干预靶点
全身性瘢痕用药(积雪苷,屈可伸)
伤口抗菌/抗菌新技术的应用
放射治疗的应用
瘢痕体质调理
伤口缝合技术的应用
综上所述,伤口处理和瘢痕预防的理念及其重要,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早期伤口愈合过程干预对瘢痕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形成不同阶段不同干预处理的立体瘢痕预防体系,等离子体、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干预是重塑瘢痕改变瘢痕外观的关键技术,伤口管理+早期干预有望预防线性伤口瘢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