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牙痛怎么办?快看看牙医主任怎么说?
秋高气爽,气候也开始变得干燥起来,阵阵秋风也会时不时地来“冒个泡”。秋天是一个过度的季节,它承接着由暖到冷的整个过程。也是从现在开始“秋燥”现象逐渐明显,常常让人感到口干舌燥,皮肤干涩。
自从步入秋天,因“秋燥上火”而导致牙疼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少人被口腔疾病所困扰。毕竟,牙疼疼起来还真是挺要命的。
那么,为什么一到秋天,牙痛的人便会越来越多?口腔科吴刚主任表示,其实这与我们的生活作息是分不开的。
一到秋天就牙痛的原因
1.气候干燥
秋季的气候干燥,使得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变少,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起牙周病、牙齿缺损等口腔疾病。
2.受到冷空气刺激
秋天牙齿会经常接触到冷空气,容易诱发各种牙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龋病、牙髓炎。受到冷的刺激,可以出现冷、热水刺激痛或者自发性的痛。
3.饮食刺激+清洁不到位
由于秋季的干燥气候,使得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变少,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起牙周病、牙齿缺失等口腔疾病。秋季,是牙周疾病的患病高峰期。所谓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的疾病。
吴刚主任介绍,牙齿上的污垢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便会滋生大量细菌,而细菌钙化后会产生牙结石。牙结石会妨碍口腔卫生的维护,加速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久而久之口腔疾病逐步增多。
另外,如若在饮食上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引发牙痛。秋天特色美食比较多。比如:大闸蟹。一些人习惯性用牙齿咬碎蟹壳,便很可能造成牙齿隐裂。秋天天气转凉,不少人喜欢吃热的食物或火锅,这样牙齿受到热刺激容易诱发牙痛。
加上秋后燥气很旺,如果此时经常使用大量经过油炸、辛辣食物,就很容易引起人出现口干口臭、便秘等方面的疾病,特别是上牙疼痛和上牙龈红肿发炎。
秋季,是牙周疾病的患病高峰期,那秋季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口腔护理主任建议
1.日常口腔清洁
秋季气候干燥,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继而引发口腔疾病。因此吃完饭后应及时清洁口腔,另外每天早晚至少各刷牙一次,而且应以正确的姿势刷牙。
2.少吃甜食多喝水
少食用甜品或含糖饮料,每次吃完甜食之后应该及时刷牙,防止甜食在口腔里面的残留。
每天要保证饮用足够的水分,能够润泽口腔,且饭后喝点水能够冲刷口腔里面的食物残渣。
3.避免太烫、太刺激的食物
秋季因为天气转冷,不少人选择火锅等作为午餐或晚餐。但是这些食物往往是温度过高的,容易烫伤口腔粘膜,且容易上火,导致牙龈肿痛、出血或口腔溃疡等。
如果原本有蛀牙的人,贪食太烫,太刺激的食物更容易引起口腔问题。因此,为了牙齿的健康,秋季应该尽量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缓解干燥。
4.定期洗牙
由于口腔内的细菌大量增多,患牙周病会使细菌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为了预防牙周病的产生,除了做好日常的牙齿清洁,还要定期进行洁牙,清洁牙石,保持牙齿清洁环境。
5.早发现早干预
一旦发现自己有牙周病,一定要抓紧及时治疗。急性齿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急性牙龈炎、牙周炎,试试仁和牌齿痛消炎灵颗粒,疏风清热,凉血止痛,用心守护您的牙齿安全。
主任友情提醒
如果出现牙痛应当尽早去正规机构进行治疗而不是自行解决,多一份规范治疗,保持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态度,每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我们的口腔健康,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8020目标不是梦,让更多的人80岁还能拥有20颗健康的牙齿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释义:8020计划即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牙齿健康的标准,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