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次体检中
南京一男子被检查出
结肠长了200多个大小不一的肠息肉
密密麻麻的....
为什么会长这么多的息肉?
肠息肉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肠癌!
是真的吗?
来源网络截图
肠息肉长在肠子里头的小肉团,是在生活、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出现的。
根据病因或组织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错构瘤样息肉等。
肠息肉大小不等,有的只是绿豆、米粒大小,有的却大如蓝莓。它的存在可能毫无感觉,也可能引起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如果出血过多或长期慢性失血,还可引起乏力、头晕、易疲劳等贫血症状。
当然,令人忧虑的还是它与肠癌之间模糊不清的牵连。
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肠道息肉是否癌变,与息肉的大小、数量、病理类型有关。
肠息肉一般情况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如若不主动检查,早期较难以发现“定时炸弹”。
大部分的肠息肉不会产生任何症状,往往在长大、癌变后才会出现,所以医生们称之为“隐匿的杀手”。
肠道发生癌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另外大便在和癌肿表面摩擦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表面的溃破和出血。肠癌和痔疮导致的鲜红血液完全不同,肠癌的便血主要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这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
如果肠息肉位于结肠远端,并且体积较大的话,很容易引起便秘;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
当癌肿引发肠道梗阻之后,患者就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其中腹痛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疼痛部位往往在患者的中下腹,疼痛程度也不相同,腹痛也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如果肿瘤是发生在肛门附近的话,比如直肠内肿瘤就会导致肛门有坠胀、疼痛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异常消瘦等症状。
预防结肠癌方法是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通过肠镜检查,可以仔细观察出肠道细微病变,同时可以及时切除息肉,预防癌变。
推荐40岁以上的人定期做肠镜检查。
大部分的结肠癌都是从结肠息肉、结肠腺瘤到结肠癌,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一般这种演变的过程都需要5-6年,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完检查,未发现胃肠道疾病,建议每5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消化道疾病等问题,建议每1-2年复查一次。
本文专业内容指导:体检科副主任医师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