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总有一个“不会干饭”的朋友
每餐吃的比猫还少
吃一点点就说吃不下
吃自助餐就纯粹浪费钱
让人很难理解
这样的朋友肠胃功能还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胃在那里↑
看到“消化不良”,大家可能觉得很熟悉。但一加上“功能性”就搞不懂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当你肠胃动力不足时所出现的临床症候群,其中就有“吃了一点就感觉又饱又胀、肚子撑”的典型症状。
大家可能会想,肚子胀怎么跟功能性消化不良扯上关系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肚子胀”,并且主要是肚脐以上的腹胀。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出现中上腹部的疼痛、中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
这个病的病因主要和身体、心理两个因素有关,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肠胃过于敏感、人处于焦虑压抑情绪等原因都可能造成。
胃是个智能的“口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心情不好和胃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胃就像“口袋”,接受来自食管的食物,储存在这里,进行初步的消化。这个口袋为了充分消化食物,会产生胃酸、胃蛋白酶等多种化学物质。
同时,这个智能口袋还会通过规律的运动,将所吃进的食物混合、磨碎,将其与胃液混合搅拌,形成食糜,达到初步消化的作用,并逐步分次地自幽门排出进入十二指肠,在这里完成营养物质的吸收。
当我们心情不好、生气、紧张时,负面情绪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的消化酶变少,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变弱,这时大脑所需的营养供给跟不上,就容易带来抑郁症的危机。
由上面可知,引起腹胀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长期精神紧张、忧郁,经常坐着缺乏运动的人若平时多运动、转移注意力、做好心态方面的调整,腹胀现象可以缓解,不用太过于担心。
胃肠疾病等相关疾病也容易引起腹胀的症状,如果经常出现肚子胀的情况,首先要看是否伴随其他症状,是否存在腹痛、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这种情况建议做个胃肠镜检查,如果确定为胃肠疾病,应及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对症治疗。
请您按时吃饭、合理饮食、多吃蔬菜多喝水、忌油腻宜清淡,减少烟酒、咖啡及浓茶等的摄入,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另一方面,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
本文专业内容指导:体检科副主任医师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