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不算病,痛起来就要命”!误导了多少中国患者!

刘振林医生 发布于2023-12-06 18:00 阅读量348

本文由刘振林原创

中国有句老话:牙痛不算病,痛起来就要命!64岁的顾大爷是浙江人,已经退休3年多。退休后的生活本来悠哉悠哉,然而1年前,顾大爷突然多了牙痛的毛病,开始没当回事,总觉得牙痛是小病。人老了都难免。但是最近发作越来越频繁,甚至一刷牙吃饭右侧牙及腮帮子疼痛难忍!真是一疼就要命!

 编辑

1.jpg

顾大爷也多次到私人的牙医小诊所去就诊,牙医每次都给顾大爷开一大推消炎药,可是吃完药效果不佳,最后牙医建议拔掉右侧上面的两颗牙,但是由于顾大爷有血压高,牙医不敢亲自拔牙,让顾大爷到大医院去拔牙。

 编辑

2.jpg

顾大爷经过几次反复地疼痛折磨,实在是不能再继续忍下去了,于是下定决心到市里医院去拔牙。于是这天,顾大爷经过预约、挂号、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的看上了市医院口腔科的主任专家看诊。口腔科主任给顾大爷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还拍了牙片,终于有了结果。但令顾大爷意外的是,顾大爷的疼痛不是牙痛,而是三叉神经痛!一年多来顾大爷一直当做牙疼治疗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牙的问题,而是被称作“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主任告诉顾大爷三叉神经痛属于神经外科疾病,需要到神经外科就诊,于是顾大爷被转到了神经外科就诊。。。。。。。

 编辑

3.jpg

顾大爷来到了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的医生检查了顾大爷的情况,并为顾大爷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顾大爷:顾大爷得的确实是三叉神经痛。医生为顾大爷进行了详尽解释: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三叉神经分布区(眼周、上颌部及下颌部)皮肤由于支配神经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疼痛,疼痛往往比较剧烈。三叉神经分为三支,第一支支配眼睛周围,第二支支配上颌周围包括上牙周围,第三支支配下颌周围,包括下牙槽周围。因此三叉神经痛是由于第二、三支引起的时候,由于疼痛定位不太准确,病人甚至是某些牙医误把三叉神经痛当做牙痛治疗。我们古语所说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就要命”,其实不是指的“真正的牙痛”,而是三叉神经被误诊为牙痛!

 编辑

4.jpg

 

5.jpg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姑息治疗及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卡马西平,但是药物治疗往往只是在疼痛的早期阶段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治疗往往会失去效果。

 编辑

6.jpg

二、姑息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激光治疗及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等。这类治疗适合于年龄较大或是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但是不管是激光治疗还是球囊压迫治疗,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治疗后原疼痛部位疼痛消失,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因为起治疗原理是通过激光或是球囊压迫使病变部位的三叉神经毁损或是失火,从而减少疼痛。同时此种方法患者极易复发。

 编辑

7.jpg

 编辑

8.jpg

三、手术治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近些年被全世界医界所接受。1967年由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Jannetta教授首先提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根长时间受血管压迫,出现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使暴露的轴突间形成跨越突触传递而差生异异位冲动。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被称为责任血管。手术的方法是在三叉神经与血管之间放置生物垫棉,从而阻断神经异位冲动传递,从根本上治愈三叉神经痛。

 编辑

9.jpg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治愈率可以高达96.4%以上.但是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很复杂的情况。对于MVD手术来说,不仅要求将直接压迫神经根的血管分开垫起,同时还要要求把压迫神经根发出部位的脑干部位的所有血管都要与脑干分离后用生物棉垫起,否则很可能手术后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疼痛,或是疼痛复发。而要完整无创的从脑干上分离血管则是对神经外科医生显微外科操作技术的考验。

顾大爷是幸运的,经微创手术MVD,终于治好了折磨他1年多“牙痛”,顾大爷又可以悠哉悠哉的享受快乐的退休生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