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口腔健康宝典

李全利医生 发布于2023-09-23 15:50 阅读量243

本文由李全利原创

2023年9月20日 第35个“全国爱牙日” 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生活”,



1.“老掉牙”老年人一定要掉牙吗?

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可能会有一定的萎缩,但是,这种“老化性”变化,每年大概只有0.02mm,就是活到100岁,正常牙槽骨吸收也不过2mm,不会导致老年人“老掉牙”的情况。导致“老掉牙”的主要原因是炎症等因素的牙周病导致的牙槽骨吸收。 如果把每颗牙齿的根比作大树的根,那么支持它的组织就可以比作土壤。牙周组织出现问题相当于“土壤松动”。时间久了,“树”就会倒下。

2. “老掉牙”如何早防早治?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口腔的细菌形成的胶东状的牙菌斑所至,牙菌斑钙化的牙石是最常见的促进因素。所以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提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刷牙方法要正确,牙膏选用要恰当。此外,平时还可以充分咀嚼粗糙而富有纤维的食物,以利于口腔健康。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老年人应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洁牙一次,并进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

(3)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有龋齿、牙齿疼痛、牙齿炎症、牙齿缺失、假牙不适等问题,应尽早去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就诊。轻度的牙齿松动可以通过牙周治疗来保留牙齿。如果牙齿无法保留或者已经脱落,就应及时修复缺牙。

(4)增强全身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生活中,还要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老年人有哪些常见牙齿问题? 

(1)牙周病:可使牙齿松动、脱落,是导致老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

(2) 龋病:引起剧烈疼痛、牙齿缺损、咀嚼困难。

(3)牙齿敏感症:牙齿表面釉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进食冷热酸甜食物及刷牙时酸痛不适。

(4)失牙:影响进食、发音、容貌,影响其他牙齿健康。

下面我们就分别谈谈老年各种口腔疾病的特点:

6. 老年人的“虫牙”/“蛀牙”/”龋齿“有什么特点?

老年人多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由于唾液减少、清洁不到位,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即根面龋,即在牙齿与牙龈/鸭肉交接部位发生蛀牙,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

7.那么根面龋如何预防?

良好的口腔卫生,有效刷牙+牙间隙清洁工具。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出现冷热刺激疼症状,尽快到医院检查,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有效口腔卫生,局部用氟,合理膳食,预防根面龋

8. 牙周炎常常是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早判断牙周炎?

牙周炎是口腔牙牙菌斑堆积,导致的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

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

概括起来就是: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疾病

9. 老年人常常出现牙刷牙等“冷热刺激性疼痛”这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这种冷热刺激痛,医学叫“牙本质敏感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牙龈退缩导致的牙根暴露颈,但也要注意楔状缺损、龋齿等因素。。

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病因。冷热过敏有一定的自愈性,含氟脱敏牙膏、改变刷牙方式,

10.“烂牙”、“松动牙”到底要不要拔?拔牙多久就可以镶牙?

现代医学的发展会尽量保留病人的天然牙。但是,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重者引起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

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

11. 活动假牙、固定假牙、种植牙个月后什么优缺点?

活动假牙、固定假牙、种植牙是目前最常见的修复方式。

活动假牙:患者可以自行取戴,经济,几乎适应于所有的缺牙;体积大、不舒适、不美观

固定假牙:适应于缺牙较少、余留牙较好的情况;但需要磨除邻近的健康牙

种植牙:人类的“第三幅”牙,手术复杂、费用高,制作周期长

12. 活动假牙可以不取下来吗?

不可以!

活动假牙需在每餐后摘下清洁,用软毛刷清洗干净。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第二天晨起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戴上。

13.种植牙/固定假牙不取下来,如何保护?

不能取戴,也需要向对待“真牙”一样,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最好每半年到医院复诊检查一次。

14. 老年人也可以做种植牙吗?

老年人人工种植并非绝对禁忌症,但应根据老年人的全身情况综合考虑,如老年人有全身疾病和局部骨质疏松等,一般宜进行较少的种植,如可采取种植2-3个种植体,来辅助假牙的固位,获得好的效果。

目前国外及国内发达城市越来越多老人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它具有咀嚼效率高,舒适,耐用的优点。

综上,老年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口腔卫生、余留牙状况、经济情况等多种因素。

15. 老年人口腔修复后的保健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人牙镶好后的保健十分重要,关系到修复的成功与使用寿命。

口腔修复后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为宜。应特别注意对余留牙的清洁,牙周状况定期检查,防止因进一步龋坏及牙周破坏损伤余留的牙齿和牙根,导致修复失败。

16. 牙掉了不用急,等掉光了再镶牙正确吗?

不正确。 

缺牙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加快邻牙松动脱落。缺牙后应及时修复,可恢复牙齿功能,稳定邻牙,提高余留牙的存留几率。而且口腔内有余留牙的支持,可选择固定或局部可摘义齿修复,其修复效果是远远优于全口牙缺失的活动义齿修复的。

17. “谈癌色变”的年代,老年人如何注意口腔癌症的预防?

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年龄,老年人应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表现后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戒除烟酒嗜好,不嚼槟榔。

关注口腔黏膜变化,防止发生口腔癌

18. 牙病重在预防,老年人口腔卫生维护有什么特殊之处?

老年人常常存在一定的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使牙齿之间出现牙缝。而普通牙刷不能到达此处。需要牙间隙清晰工具。

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19.常见的牙间隙清洁工具有哪些,如何选用?

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水牙线)、牙签

牙线最为常用,使用需要一定训练。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间隙刷:呈棒状的毛刷,使用方便,更适合老年人,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并根据牙缝大小选择不同型号,使用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损伤牙龈。需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

冲牙器:高压水柱,辅助作用,

牙签:不推荐,常常导致牙龈损伤,软质木牙签。

20. 如上所说,除了自我的口腔卫生之外,老年人为什么要定期常规检查牙齿?

口腔牙齿疾病,早期常常无明显的症状,而被忽视。且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自我修复能力弱。因此,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提倡每年洁牙一次,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

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洁牙一次

21 牙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对于牙齿来说,日常进食时进行的咀嚼本身就是一种磨耗,这种磨耗是有限度的,一般不会到磨损的地步。如果长期咀嚼过硬的食物,就容易造成过度磨耗。

当牙齿表面釉质磨耗后牙本质暴露,进食酸性食物或温度较低的食物时,会出现酸软的症状,俗称“倒牙”,也就是牙本质过敏症,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牙齿咬过硬的食物。

另外,如今电动牙刷逐渐普及,但大部分电动牙刷有刷毛偏硬的问题,长期使用同样可能造成牙齿磨损和牙龈退缩,选购时需要注意。

22.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有什么关系?

今年爱牙日的主题就是: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龋病和牙周疾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可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

(1)口腔疾病与“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有什么关系?

研究表明严重的牙周病,长期的缺牙都与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有一定的关系,动物试验发现,没有牙齿的小鼠对水迷宫的识别明显降低。

(2)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系?

牙周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有一定的关联

(3)全身性疾病对口腔疾病的治疗有什么影响?

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在口腔出现相应表征。

做好口腔健康护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21. 作为一个牙医,口腔疾病预防工作者你的建议是是什么?

我们倡导树立积极、健康的老龄观,每位老年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维护口腔健康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我们呼吁老年人每天两次有效刷牙,掌握正确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1、提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辅助清洁牙间隙,包括固定、种植牙。每餐后也要摘下活动假牙(义齿)进行清洗。

2、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口腔、一次洗牙(洁治),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3.无论缺失多少牙齿,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

23. 你想对老年朋友说点什么?

长寿老人,都有一口好牙,爱护牙齿,现在依然不晚!

只要坚持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重视口腔检查,做到有牙病早治,无牙病早防。哪怕到了80岁,依然可以保留更多的天然牙。保留健康的“20”个牙齿不是梦。



李全利

教授、口腔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口腔科学术带头人

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荣誉教授,

国际牙医学院院士,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临床工作30余年,口腔修复学专家。擅长全口无牙修复(全口义齿)、牙体缺损的微创修复(牙冠、高嵌体、全瓷修复体)、种植修复、复杂牙齿缺失的修复、咬合重建修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