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早产儿门诊,每一个来诊的早产儿,都会被问到维生素D的补充情况,你一定会问,维生素D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人们最早认识和使用维生素D,是基于其对骨骼发育及钙、磷代谢的生物作用,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由于人类的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无法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特别是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因此,就有了“鱼肝油”制剂、维生素D胶丸或滴剂等的面世。
户外活动日光浴
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需要增加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够通过日光照射,经皮肤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
一、维生素D的生物作用
最新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受体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维生素D对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
1、调节钙磷代谢:是维持人体骨盐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之一,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与早产儿的身长/身高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也是人们最早认识、最早熟悉的功能;
2、作用于免疫系统:参与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
3、参与并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最新发现,维生素D与脑发育相关,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减少神经损伤和神经毒性;
4、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缓衰老;
5、抗凋亡作用:有助于减轻组织、细胞损伤的程度;
6、影响神经分化及基因调控;
……
在国际上有新的观点认为,维生素D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激素,直接或间接参与或影响着人体的多种代谢;
另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孤独症、多动症、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神经疾病有关……
二、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的来源
1、日光照射后经皮肤合成: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
人体合成维生素D
2、外源性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AD复方制剂等。
维生素D制剂
3、食物中维生素D:维生素D在食物中的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海鱼(避免重金属污染)、动物肝脏、蛋黄、瘦肉等,及牛奶、乳酪、坚果和海产品类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
含维生素D食物(量少)
三、如何补充维生素D
1、户外活动:太阳光自然照射皮肤,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皮肤具有合成维生素D的功能,因此,要增加婴幼儿的户外活动,适当接受日光照射,有助于增加维生素D来源。
日光浴
2、维生素D 制剂:单纯维生素D,维生素A+D(鱼肝油),根据治疗性或预防性目的不同,可选择口服或注射;
四、早产儿个体化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
1、一般原则:早产儿前3个月补充800~1000IU/天,3月以后,根据个体营养状况,最少不要少于400IU/天,至少要补充到3岁,国外有专家认为,维生素D需要补到青春期,也有观点认为,由于人类无法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所以,0~100岁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2、个体化剂量: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的情况,以及检测血清维生素D(25OHD)水平,给予早产儿进行个体化调整,增减维生素D的使用剂量;
3、喂养方式,不同,维生素D的补充量有所区别
母乳中含有很少的维生素D,而配方奶中含有一部分维生素D,在计算维生素D的总摄入量时,需要考虑这部分剂量;
五、补充维生素D时存在的误区
1、擅自增减用量用量;
2、几种不同的营养素傻傻分不清;
①DHA:是一种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学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对大脑细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脑细胞脂肪的10%,有利于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连接,母乳及配方奶中都会有少量的DHA;
②鱼肝油:实际上就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复方制剂,有很多种不同的剂量及不同的复方配比,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医嘱使用;
③维生素D3:单纯维生素D。
早产儿的维生素D用量跟其他婴儿不同,千万不要上网搜某度后,便开始担心“用量过大”,擅自减量或停用,也有个别家长自行随意加量到1300U/天……一定要遵循医嘱!
早产儿使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不可随意乱调,因此非专科医生的医嘱或道听途说的东西千万不要听,最终受害者一定是早产儿。
关于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请阅读“小袋鼠的守望者”历史消息中《早产儿门诊医生手记》——认识维生素D,不在此赘述;生素D制剂;
④DHA与维生素D分不清
个别宝妈将DHA与维生素D混淆了,如果你躺枪了,请尽快纠正,以免吃错,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及体格发育。
DHA和维生素D是完全不同的物质,不能互相替代,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作用!
3、不遵医嘱:有个别家长经常忘记,或不重视维生素D的足量补充,导致每日摄入量的不足,影响了早产儿的快速生长需要,导致早产儿追赶生长不理想,而一旦错过了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则时不再来,将无法弥补。
户外亲子活动
六、温馨提示:
1、无论你给早产儿使用任何食物、营养素,或者药物……
一定要读懂说明书,了解其中的剂量,主要成分,辅料,添加剂等;
如果实在搞不清楚,一定要咨询你的医生,帮助你辨认、甄别,确认成分、剂量以后再使用,在没弄清楚前,切勿轻举妄动;
2、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医生给出的每一道医嘱、每一种药物,都是按照专业规范及指南,根据早产儿的纠正月龄、当前体重等,经过计算得出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家长千万不可擅自改变,如有疑问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或者跟医生沟通、核实,以免影响整个随诊计划,影响疗效。
3、关于户外活动
要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造成婴幼儿皮肤晒伤,以及强光导致的视觉损伤,建议最佳时间是,上午10时前、下午3~4时后,夏季尽量在树荫下活动。
4、有选择地、批判性地吸收育儿知识
对于铺天盖地的“育儿知识”,一定要进行甄别,切不可迷信……
早产儿发育特点与普通婴幼儿有所不同,出院后的诊疗和随访,特别需要父母在家庭养育中的配合,父母一定要了解早产儿养育相关的医学常识,科学、理性的养育早产儿,以促进宝宝顺利完成追赶性生长。
最近,又有几个生长发育追赶成功的早产儿,感谢宝妈们的信任和坚持,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母亲们越来越多的笑容,吴医生深感欣慰,我们一起加油!
(图片来自网络)
(吴香兰医生原创,发表在个人科普公众号,关注下面二维码阅读更多育儿科普)
从医36年,儿科副主任医师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健康160精选医生,科普之星,科学育儿科普作者。
曾先后在儿童医院、三甲妇幼保健院从事儿内科、新生儿科及儿童保健科的临床工作。热爱儿童健康管理事业,崇尚“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关注儿童生理、心理及行为发育,以及社会适应力等多维度保健,强调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引导父母科学育儿,守护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