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持续性的、漫长的甚至伴随到生命终结的慢性疼痛,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当主管医师或责任护士需要做癌痛评估时,需要和患者做充分沟通,查看之前的病历并了解基本病情,并通过全面癌痛评估表对患者疼痛部位、发作时间、诱因、频率、性质、程度、之前治疗效果,以及癌痛对患者活动、情绪、睡眠等诸多方面做出具体的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用药期间医生需要根据癌痛评估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以便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止痛药的副作用。
疼痛评分的方法有哪些?
疼痛评分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适药物,同时也是整个疼痛治疗过程中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所以患者应学会常用的以下疼痛评分方法:
一、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数字评分法是最常用的、最简单、最实用的疼痛评分方法。
0代表没有疼痛
1是有患者所认为的最轻微的疼痛,数字越大意味疼痛越重
10是患者所能想象到的最痛
二、面部表情疼痛评估量表法: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疼痛时的面部表情状态,对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运用于表达困难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以及存在语言或文化差异或其他交流障碍的患者。
三、程度分级法(VRS法):将疼痛分为三级
一级(轻度):有癌痛但是不影响生活,睡眠不受干扰。对应的疼痛分值是1-3分;
二级(中度):癌痛明显,影响患者生活、睡眠,比如夜间痛醒。对应的癌痛分值是4-6分;
三级(重度):癌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到影响,无法入睡。对应的癌痛分值是7-10分。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提醒您:
癌痛患者治疗时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及类型、疼痛发作情况(性质,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止痛治疗情况、重要器官功能情况、心理精神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尽可能的将上述情况准确的告诉医生,有助于医生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全面评估,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服用止痛药物的时间、剂量、服药后的疼痛情况、服药后的身体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等,应当在给予止痛治疗3天内或达到稳定缓解状态时进行再次全面评估,原则上不少于一月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