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智力发育障碍

刘文近医生 发布于2023-08-08 21:30 阅读量1638

本文由刘文近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智力发育障碍 是指在发育时期内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同时伴有社会行为缺陷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只有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 共同缺陷才可诊断。

临床特点:

根据临床表现对智力障碍的分度,分为四级

1.轻度智力障碍

(1)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

(2)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 工劳动)。

(3)能自理生活

(4)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2. 中度智力障碍

(1)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

(2)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 率差。

(3)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

(4)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3. 重度智力障碍

(1)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

(2)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

(3)生活不能自理。

(4)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4. 极重度智力障碍

(1)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约在3岁以下。

(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

(4)言语功能丧失。

康复评估:

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两方面的障碍,因此,智能测试和适应行为测试应为智力障碍的主要评定内容。 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我国最常使用的诊断性智能测试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S-M)和儿童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是我国临床常用的适应性行为测试量表。

康复治疗:

智力障碍在完善相关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的康复训练。总的训练原则:①早期筛查、早期诊 断、早期干预、早期康复;②全面评估,全面康复;③个体化治疗;④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支持。

特殊教育是智力障碍儿童的主要康复训练手段,由教师、家长、治疗师等共同参与及实施。根据 智力障碍儿童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按照正常儿童的发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针对性的教 育,重点在于将日常生活情境融入其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 尽可能减少其参与学校、参与社会的受限程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