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MRD?
MRD,又称分子残留病变,指的是肿瘤经过治疗后,影像学发现已无病灶,但患者血液中仍然残存的肿瘤来源的DNA分子(ctDNA:循环肿瘤DNA)。
2、MRD监测为什么重要?
① 现有治疗疗效如何?
② 是否需要在现有治疗以外,做进一步治疗?
③ 肿瘤是否有复发转移的迹象?
3、MRD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早期、局晚期、晚期)
4、MRD在肺癌早期的应用
早期肺癌术后MRD阳性提示较差的预后,MRD阴性提示较好的预后。
MRD提前影像学提示复发
① 通过随访过程中进行连续MRD监测,研究发现MRD可早于影像学发现肺癌患者的复发,平均提前约2-5个月。
MRD全面检测指引肺癌术后治疗决策
① 靶向药物相关靶点分子分型,提示靶向药物敏感性;
②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基因组变异检测,提示免疫治疗获益可能;
③ 化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提示化疗敏感性及毒副作用。
5、MRD在肺癌局部晚期的应用
超前预警:根治性放疗后,检测是否还有微量的肿瘤细胞痕迹,早于影像学发现复发迹象,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有效补充,提示患者预后。
疗效监测:每次治疗后可以通过MRD监测记录血中的肿瘤信息含量,从而准确判断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
① 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放化疗后持续MRD阴性代表潜在治愈人群,阳性提示肿瘤的持续存在或复发可能。
6、MRD在肺癌晚期的应用
1.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
① 驱动基因阳性突变:EGFR、ALK和 ROS1;
② 从一线系统治疗中获得non-PD(CR、RR、SD)&随后接受局部治疗(放疗、手术或介入治疗)获得CR,或者一线治疗达到CR。
2.驱动基因阴性的进行PD-(L)1单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
① 长获益人群:经PD-(L)1单抗治疗病灶长期稳定无进展(PFS≥12个月);
② 达到完全缓解:经PD-(L)1单抗治疗达到CR的病人;
③ 联合局部治疗人群:经PD-(L)1单抗治疗,随后又接受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达到CR。
7、什么时候需要进行MRD检测?
8、MRD检测方案
9、MRD检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