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自发性气胸?
图1 自发性气胸示例
正常胸膜腔(肺部和胸壁之间的间隙)为负压,而自发性气胸是指肺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因的影响下破裂,气体在胸膜腔内积蓄,肺组织被压缩萎陷。自发性气胸根据发生的原因分为: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
二、原发与继发性自发气胸对比
原发性气胸 | 继发性气胸 | |
发病人群 | 青年男性多见(15-35岁) | 中老年 |
病因 | 胸膜下的单发肺大泡或多发微小肺大泡 | 由于肺内原有疾病:肺大疱、慢阻肺(COPD)、肺结核、肺脓肿、肺癌 |
诱发因素 | 剧烈活动、咳嗽、抬重物(也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生) | |
最重要危险因素 | 吸烟 |
原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每年男性约为7.4-18.0/10 万;女性约1.2-6.0/10万。瘦高男性原发性气胸的风险更大,可能的原因是高个男性肺尖部的肺泡伸展更大,导致风险增加;其次,先天性肺发育不全亦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显著增加继发性自发气胸的发生,吸烟的数量与气胸风险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且吸烟患者气胸复发率也更高。
图2 左侧自发性气胸(左肺萎陷)
三、自发性气胸有哪些症状?
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和呼吸困难。发作时突然出现的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疼痛的部位不确定,较轻的患者可仅表现为胸闷。气胸程度较重、年龄较大的患者会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其他的症状可以有:刺激性咳嗽,心悸。也可以是无症状的,仅在X线或者CT上诊断。
四、自发性气胸需要怎样治疗?
1. 气胸发生缓慢且积气量少的病人(肺受压小于30%),勿需特殊处理,胸腔内的积气一般可在1~2周内自行吸收。
2. 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一般为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引流,如考虑手术则行一侧腋中线第5或6肋间置管引流),排除积气,促使肺尽早膨胀。
图3 右侧第2肋间插管胸腔闭式引流
3. 存在肺大疱的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建议首选微创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并治愈气胸,否则这些肺大疱作为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次破裂致气胸再发,手术仅需要通过一个1.5-2cm胸部切口完成,术后肺复张快、并发症少、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可广泛应用于儿童、青年及老年等各年龄阶段的气胸。
图4 单孔微创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
五、给气胸患者的建议
气胸的复发率较高,自发性气胸在首次发作后复发率为16%~52%,第二次发作后,复发率增加到65%。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
•两次以上的气胸发作病史
•影像学检查发现较大的肺大泡
•患者的体型瘦高
吸烟会明显增加气胸风险和复发率,因此建议所有气胸患者戒烟,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戒烟是必须的!X线、CT等检查并不能预测自发性气胸的复发。手术治疗后的气胸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因此建议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优先选择手术。所有气胸患者治疗后2-4周均应返院复查,以评估疗效及确定和治疗其他潜在的肺部疾病。治愈后患者可以恢复工作和正常活动,但应该短期内避免重体力活动、憋气、保持大便通畅,潜水和乘坐飞机等应特别小心。胸腔气体完全吸收后2周才可以乘坐飞机;有潜水需求者,应选择手术治疗,完全正常后才能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