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某某 男 82岁 病案号:44235。初诊时间:2023.3.4
主诉:口干多饮23年,汗出、心慌、脚软、手抖反复发作2月。
现病史:患者自2000年始,因口干多饮查血糖显著升高(具体数值不详),诊断为2型糖尿病。目前口服二甲双胍0.5 Tid,阿卡波糖 50mg Tid 利格列汀 5mg Bid 格列齐特控释片 30mg/d联合,平时血糖控制尚平稳,空腹8—10mmol/l,餐后2小时<15mmol/l.。大约2个月前因感染新冠病毒,出现血糖显著升高,空腹血糖达18mmol/l,经住院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改善,出院后仍坚持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赖脯胰岛素早8 中6 晚6u,甘精胰岛素10u/d,睡前注射。但患者近来2个月来,频繁出现汗出、心慌、手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缓解。伴精神疲乏,胸闷、心悸、脚软、头晕不适。纳食尚可,夜寐可,二便正常。舌质偏红,苔黄白相兼,脉弦缓。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胆结石病史。平时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琥珀酸美托洛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
查体:BP140/80mmHg,神清合作,形体适中,自动体位,呼吸平稳,未闻及咳喘及呕逆声未闻及特殊身体气味。心律齐,心音有力,率56次/分。
追问病史,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血糖升高住院给予胰岛素治疗期间及出院后,未停用口服降血糖药物。给予调整理由及方案:
80岁以上老年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者,不宜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期间,原则上不联合使用胰岛素促秘剂以避免低血糖风险-------停用格列齐特后空释片;频繁低血糖反应,停用餐前短效胰岛素------赖脯胰岛素注射。糖尿病治疗药物调整为:阿卡波糖50mg tid 利格列汀 5mg/d 甘精胰岛素 10u/d 睡前皮下注射。
给予中药益气健脾化湿清热法:黄芪20 炒白术10 葛根15 黄连6 黄芩10 干姜10 玉米须 15 木香10 麦冬12 丹皮10 赤芍10 知母10 僵蚕10 炙甘草6 7剂
2023.3.11复诊:血糖控制改善,精神好转,饮食控制,夜寐可,大便不成型,1-2次/日。双下肢浮肿呈凹陷性。空腹血糖 7—9mmol/l;餐后2小时 10—12mmol/l。未再出现低血糖现象。舌质偏红,苔黄白相兼,脉弦缓。
嘱:继续原方案治疗,必要时增加胰岛素至12u/d。必要时增加阿卡波糖至100mg tid,减少琥珀酸美托洛尔47.5mg/d至23.75mg/d。
给予中药益气健脾利湿法:黄芪20 炒白术10 葛根15 玉米须 15 木香10 麦冬12 川芎10 赤芍10 桂枝10 茯苓15 猪苓10 泽泻10 僵蚕10 炙甘草6 7剂
2023.3.18复诊:患者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 9—11mmol/l。患者未增加甘精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物剂量,反而减少至8u/d。胸闷、心悸、头晕缓解,双下肢浮肿基本消失。饮食控制,精神、睡眠好,大便不成形,日解一次。小便正常。BP140/80mmHg P65次/分。舌质淡红,苔黄白微腻脉弦滑。调整高血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阿托伐他汀钙20mg/d、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d、氯吡格雷75mg/d、停用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或三种保留一种即可。
给予中药益气健脾利湿法:黄芪20 炒白术10 葛根15 玉米须 15 木香10 川芎10 赤芍10 桂枝10 茯苓15 猪苓10 泽泻10 僵蚕10 炙甘草6 7剂
按:糖尿病治疗口服药物联合三种以上时,或病史10年以上,血糖控制不佳时,宜选择胰岛素或联合胰岛素治疗。该患者糖尿病史20余年,口服四种降血糖药物。新冠病毒感染时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给予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一般切记应该停用口服降血糖药物,以免出现叠加药物作用。尤其是血糖控制改善,度过“应激”期后,应该注意减少胰岛素剂量。
该患者83岁高龄,胰岛素治疗的同时,未注意停用口服降血糖药物,亦未在度过“应激”期后减少胰岛素剂量,加之有高血压、冠心病史,频繁出现低血糖反应,是非常危险的。患者长期服琥珀酸美托洛尔 心率低于60次/分。减少至23.75mg/d后,心率恢复至65次/分。
患者经调整减少了口服药物,保留必须的几种降糖、降压、调脂、抗凝药物,症状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达到预期目标。进一步调整饮食,患者非常满意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糖尿病有2000年的历史。早期可以单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中期可以改善口干多饮,烦躁失眠,大便干燥,胸闷肢麻,浮肿等症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晚期可以延缓慢性并发症的进展,减少痛苦,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该病友经过中药治疗就达到了减少药物剂量和消除浮肿的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