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盗汗40年医案

胡齐鸣医生 发布于2022-07-26 21:21 阅读量1020

本文由胡齐鸣原创

李某某,男,66岁,退休。就诊登记号0000039190。

首诊时间:2020.11.30.

主诉:盗汗反复发作40年,加重3年。现病史:患者自20多岁起,夜间盗汗反复发作,呈间歇性,不是每天发作,有时发作数天可缓解。近3年来盗汗发作加重,每年11月至2月,基本上每天发作盗汗湿衣,夜间需要起床换衣服,换衣服后仍可再次汗湿衣服。反复几次。次晨感精神疲乏无力。曾经多处求医治疗,服用黄芪等中药制剂,病情改善不明显。饮食、二便及睡眠尚可。

既往史: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胃穿孔病史,血尿酸升高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生活史:少量饮酒,近10年来已戒烟。

舌淡胖,苔白,脉细涩。

中医诊断:汗病  证型 湿热上蒸证

西医诊断:盗汗

处方:三仁汤加减。

杏仁10  豆蔻10  苡仁15  厚朴10  姜半夏10 滑石10  淡竹叶10  桂枝10  白芍10  五味子10 丹皮10  地骨皮10 仙鹤草45 甘草5    7剂。

二诊:2021.1.3.

主诉:仍盗汗,一晚上要换衣服2次,冬季为甚,焦虑状态,饮食、二便、睡眠尚可。患者自诉,首诊后曾在其他医生处复诊二次,效果不明显。还是在这里吃的药效果好一些。故再次来诊。查前医处方以处方以“当归六黄汤”为主方加减。

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

中医诊断:汗病 (证型;湿热熏蒸证)

西医诊断:盗汗

杏仁10  豆蔻10  苡仁15  厚朴10  姜半夏10 滑石10  淡竹叶10  桂枝10  白芍10  五味子10 丹皮10  地骨皮10 仙鹤草45 甘草5      7剂。

三诊2021.1.11

主诉:汗出减少,有时夜间安睡未出汗,精神饮食好转。有时心悸不舒。

舌淡胖,苔白厚微腻,脉细滑结代脉。中医诊断:汗病 (证型:湿热熏蒸证)、心悸

西医诊断:盗汗  早搏

杏仁10  豆蔻10  苡仁15  厚朴10  黑顺片10(先煎) 滑石10 淡竹叶10  桂枝10  白芍10  五味子10 丹皮10  黄芩10  仙鹤草45 甘草5    黄芪30  炒白术20防风10  浮小麦30              7剂。

四诊2021.1.19

汗出明显减少,一周大多数时间无汗出,偶有1天出汗,但可以不换衣服。精神好转,夜寐改善,能安睡至清晨,大便日一解。

舌淡胖苔白滑微腻,脉细滑结代脉。

中医诊断:汗病 (证型;湿热熏蒸证)

西医诊断:盗汗

杏仁10  豆蔻10  苡仁30  厚朴10  黑顺片15(先煎) 滑石10  淡竹叶10 桂枝10  白芍10 五味子10栀子10 仙鹤草45 甘草5  黄芪30  炒白术30防风10      7剂。

五诊2021.1.30

汗出明显改善,每周有1-2天晚上有汗出,但还会湿衣服。精神饮食正常,二便正常。

舌淡胖,苔白滑,脉细滑。

中医诊断:汗病(证型:湿热熏蒸证)西医诊断:盗汗

杏仁10  豆蔻10  苡仁15  厚朴10  黑顺片15(先煎) 滑石10  桂枝10  白芍10  五味子10  栀子10 仙鹤草45 甘草5  黄芪30  炒白术20防风10  浮小麦30                      7剂。

按:患者汗病反复发作40年,再发并加重三年。每晚需要换衣服二次,仍衣服汗湿。精神疲乏,心情烦躁,多方求医不愈。察舌淡胖,苔白厚腻,脉细。辨证属湿热熏蒸,处方以三仁汤,清宣湿热,后根据病情变化,联合桂枝汤、玉屏风散加减,迁延数十年的病症,竟获治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