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与小儿多动症

李辉医生 发布于2023-09-25 14:46 阅读量8

本文由李辉原创



遗传因素与小儿多动症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

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是多动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目前的研究,多动症的遗传率约为 0.76~0.90,即约 76%~90% 的多动症病例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这意味着多动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遗传因素可能与多动症的发病风险、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多动症患者及其亲属中存在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变异可能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例如,研究人员已经在多动症患者中鉴定出一些特定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位点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合成、释放和转运,进而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也可能对多动症的发生和表现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估和治疗多动症时,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