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腹直肌分离

葛魏巍医生 发布于2025-01-02 20:56 阅读量918

本文由葛魏巍原创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女性妊娠期间,一方面体内激素的作用,使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另一方面子宫内增大撑起腹壁,使之承受的压力增大。两种因素叠加,腹壁张力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双侧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几乎所有女性在妊娠晚期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腹直肌分离,其中身材娇小者、腹壁肌肉较弱者以及怀有巨大儿或多胞胎者情况会更严重;另外,腹壁各层组织的弹性会因怀孕次数增加而变差,所以多次生育者情况也更严重。


临床观察,在产后第3天,约有60%~70%女性腹直肌会分离超过两指宽。如没外界干预,产褥期(约6~8周)后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复至原位。使其脊柱稳定性下降,腰背疼痛,而且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观。

腹直肌分离危害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常见的身体结构改变,不仅影响体态,导致女性体型改变、腰围增粗及腹性肥胖,还会降低腰背和骨盆稳定性,导致腰背疼痛、盆底功能障碍,如尿失禁、粪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腹壁疝的形成,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分离的症状

看起来仍像怀孕状态,上腹部或下腹部隆起;腹壁很软,肚脐凹陷;卷腹时,腹壁会向外隆起;卷腹时,两侧腹直肌之间会出现一条“深沟”;便秘;腹腔内有滑动感。

分离的检查方法

目前测量腹直肌分离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触诊、卡尺、CT及超声测量等,其中触诊评估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评估方法。若沿白线三个位置的任一部位触诊腹直肌间距离>2指宽,或沿白线有突出物即使<2指宽,即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根据可容纳的手指数,分为正常(<2指)、轻度(2~3指)、中度(3~4指)及重度(≥4指)。评估方法:产妇取仰卧位,双膝弯曲90°,静息下呼吸;检测手指方向与腹白线平行,嘱患者在呼气的同时将头部和肩部缓慢抬离床面,检测手指轻轻下压插入,检查腹壁肌肉收缩情况下腹直肌分离距离,分别测量脐上3cm、平脐和脐下3cm的腹直肌分离距离。

治疗

大部分的腹直肌分离是不需要手术的,大部分的分离都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改善。但确实还是存在那么一小部分,或是发现晚了,或是锻炼了效果不好,或者出现了背部疼痛、盆底功能障碍等症状,或在分离的基础上发生了脐疝、白线疝,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

手术有两种方案,一个是开刀手术,另一个就是腹腔镜手术,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微创手术。两种手术要解决的关键点是一致的,区别主要是途径不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