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丨什么是太田痣?太田痣有什么危害?

程捉月医生 发布于2021-09-01 13:50 阅读量7973

本文由程捉月原创

太田痣是什么?

太田痣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胎记,主要生长在眼晴周围部位。表现为斑点组成的斑片,斑点颜色有:棕色、灰色、青色、蓝色。


发生部位大都是在三神经第一、二支区域,即前额、眼問、颊部及额区。


可发生于面部的单侧,也偶有发生于双侧面部的,往往呈双侧对称,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


太田痣会在儿童时期发生一些变动,然后稳定下来,稳定下来之后,太田痣颜色和范围就都会加大。

 

太田痣的发病机制

可能与遗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


 


太田痣的危害


1、黏膜损害

太田痣若是长在靠近粘膜的位置,还会累及眼睛、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黏膜,造成这些黏膜出现色沉,影响其正常功能。


2、病发眼部疾病

患有太田痣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眼部健康,伴有眼压升高,可能导致青光眼、白内障、色素性视网膜炎等眼部疾病的出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