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这个连接喉咙和胃的 “食物通道”,一旦出问题,轻了吃不下饭,重了可能危及生命。作为胸外科医生,常被问到:“哪些情况必须手术?怎么判断要不要开刀?” 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
一、这 5 类食管问题,可能需要手术
1. 食管 “变形” 了:结构异常惹的祸
• 食管裂孔疝:胃 “跑” 进胸腔,反复烧心、胸痛,吃胃药不管用,甚至胃被卡住动弹不得(嵌顿),这时得用微创手术把胃 “推回去”,修补膈肌的缺口。
• 食管狭窄:喝水都难以下咽,做过扩张术或放了支架还是堵,就得切掉狭窄的部分,用胃或肠子接一段 “新食管”。
• 食管憩室:食管上鼓出个 “小口袋”,总藏食物导致呛咳、口臭、反复发炎,就得切掉这个 “口袋”,免得它捣乱。
2. 阀门 “失灵” 了:食物 “卡住” 或 “倒流”
•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端的 “阀门” 打不开,吃啥都咽不下,吐半天,吃药、撑开治疗都没用,就需要切开 “阀门” 的肌肉,再加固一道 “防反流锁”,让食物顺利下去又不往上跑。
• 顽固胃酸反流:烧心、反酸十年八年,吃药只能缓解几天,甚至引发哮喘、食管癌变(Barrett 食管),就得把胃底裹住食管下端,造一个人工 “抗反流屏障”。
3. 长了肿瘤:良性恶性都别大意
• 食管癌:吃东西越来越噎,确诊早中期癌症,没有远处转移,必须尽快手术!切掉病变的食管,用胃或结肠接起来,同时清扫淋巴结,把可能藏着的癌细胞 “一锅端”。
• 巨大良性肿瘤:比如平滑肌瘤,虽然是良性,但长得太大压迫食管,吃不下饭或出血,也得用微创把肿瘤 “剥” 下来,保住食管功能。
4. 紧急情况:要命的大出血和穿孔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患者突然大口呕血,内镜止血止不住,每小时失血超过半瓶矿泉水(500ml),得紧急手术分流血管或结扎出血点,晚了可能丢命!
• 食管破裂:剧烈呕吐后胸口剧痛、高烧,24 小时内必须手术!缝补裂口、引流感染,严重时得先造个 “临时通道” 救命。
5. 先天缺陷:新生儿食管 “没接好”
• 食管闭锁:刚出生的宝宝一吃奶就吐,还可能呛到肺里,因为食管天生 “断了”,还可能连到气管上(气管瘘)。必须尽快手术,把食管接起来,封好异常通道,让宝宝能正常喝奶。
二、手术怎么选?记住这 3 个原则
1. 能微创就不 “开大刀”:现在腹腔镜、胸腔镜很成熟,伤口小、恢复快,大部分食管手术都能微创做。
2. 救命优先:大出血、穿孔等急症,别犹豫!拖延 1 小时,风险翻倍。
3. 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年龄、心肺功能等设计方案,比如老人可能优先选创伤小的术式。
三、术后要注意啥?这 3 件事别马虎
• 警惕吻合口瘘:术后 1 周内如果发烧、胸口疼,可能是食管吻合的地方 “漏了”,立刻找医生!
• 吃饭要 “讲究”:少食多餐,别吃太烫、太硬的食物;尤其是用胃代替食管的患者,睡觉前 2 小时别吃东西,防止胃酸反流。
• 定期复查:食管癌患者术后每 3 - 6 个月查一次胃镜和 CT,良性疾病术后也建议每年复查,防复发或并发症。
四、这些信号一出现,马上就医!
吞咽困难越来越重,连粥都咽不下
呕吐、呕血或拉黑便(提示出血)
突发胸痛、高烧(可能穿孔或感染)
新生儿频繁吐奶、呼吸困难(警惕先天畸形)
保护食管,从生活细节做起
• 戒烟限酒:烟酒是食管的 “头号敌人”,尤其烈酒和腌制食物,长期刺激易致癌。
• 细嚼慢咽:狼吞虎咽会损伤食管黏膜,每口饭咀嚼 20 次,给食管 “减压”。
• 控制体重:肚子太胖,腹压高容易反流,保持 BMI 在 18.5 - 24.9 之间。
• 定期体检:长期反流、有家族食管癌史、Barrett 食管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镜,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提醒:食管手术不是 “洪水猛兽”,该做手术时别拖延(比如早期(I 期):内镜治疗(EMR/ESD)5 年生存率约 80%-95%,外科手术(如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5 年生存率约 70%-85%),不该做时别盲目。有问题及时找胸外科医生评估,科学决策才是关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治疗食管癌的历史已经很悠久,积累了80余年的食管癌治疗经验,同时也是深圳地区的食管癌手术量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心之一。如发现食管相关疾病,欢迎新老患者前来门诊找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