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手术了,食管癌手术还能成功吗?

张百华医生 发布于2025-01-13 10:41 阅读量24882

本文由张百华原创

在医学领域,食管癌切除手术一直被视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复杂操作。正常食管贯穿颈部、胸部及腹部三个腔隙,这使得食管癌手术涵盖两个关键部分:首先要在三个腔隙内彻底清除食管肿瘤及周围淋巴结;其次需选取腹腔脏器,如胃或肠道,来修复被切除的食管,实现上消化道的重建。此类手术不仅耗时久,对技术要求极高,而且手术风险巨大。倘若患者此前经历过腹部或胸部手术,那么食管癌切除手术的难度将呈几何倍数增长,手术医生不得不面对诸多挑战与未知风险。

近日,我科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食管癌切除手术,为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这位 67 岁的男性患者,他的人生在 2024 年 8 月遭遇了重大的变故。毫无征兆地,他开始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的症状,每咽下一口食物,都仿佛要经历一场艰难的“战斗”,给他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折磨。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就此放过他。当地医院的胃镜检查结果,如同一记沉重的闷雷,彻底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距门齿 30 - 38cm 处发现食管肿物,活检病理确诊为鳞癌。

回顾患者的病史,他的命运之路可谓荆棘密布。早在 2021 年,他就因确诊乙状结肠腺癌 IIA 期,接受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又因十二指肠梗阻,不得不再次接受“复杂腹腔粘连松解术 + 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这两次腹部大手术,让患者的腹腔内犹如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胃肠等脏器重度粘连,原本有序的腹腔结构变得杂乱无章,宛如一团乱麻。这无疑给此次食管癌手术增添了巨大的障碍,要从如此粘连严重的腹腔中分离出胃来重建食管,其难度可想而知。

患者入院后,我们迅速为其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完善 CT 等相关检查后,最终确诊为胸下段食管鳞癌(cT3N2M0,IIIB 期),这表明患者处于局部晚期食管癌阶段。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我们医疗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一致认为术前放化疗 + 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最有利于患者长期效果的选择。 2024 年 9 月 30 日,患者正式踏上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征程。这一阶段的治疗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前哨战”,通过放疗和化疗的协同作用,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打击”,抑制其活性,使其体积逐渐缩小,为后续的手术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这期间,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复查胸部 CT 的结果令人欣喜不已——食管肿瘤较前明显缩小,成功达到了术前治疗的预期目标。这一结果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也让整个医疗团队信心倍增,为接下来的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2024年12月行“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两切口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术+腹腔粘连松解”,对患者腹腔内重度粘连的复杂情况,我们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 传统的标准 5 孔腹腔镜入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陷入困境,于是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经过深思熟虑,采用了腹部单孔腹腔镜联合 3 个辅助孔的手术入路。这一创新的手术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腹腔粘连最严重的部分,顺利将胃从粘连严重的腹腔中分离出来。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这种创新的手术方式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从原本可能的漫长战斗,变成了相对高效的手术过程。手术时间的缩短,不仅降低了患者在手术台上的风险,也为术后的康复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顺利恢复进食,并如期康复出院。这一成功案例不仅是患者及其家庭的福音,更是为类似复杂病情的食管癌手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回顾这次手术,张百华教授感慨地说:“食管癌手术本身就是一场对医生技术、耐力和智慧的严峻考验,而这一例患者的手术更是难上加难。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我们不能被传统的手术方式所束缚,必须要在术前详细分析病情,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技术挑战和潜在风险,灵活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次成功的手术经验告诉我们,食管癌手术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具备创新精神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面对每一位患者时,都要以患者的安全和疗效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