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一例胸壁肿瘤的曲折历程

张百华医生 发布于2024-05-08 17:26 阅读量792

本文由张百华原创

、初识病魔:一次体检引发的震动

2022年的夏天,对于年轻的陈哥来说,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季节。当时年仅21岁的他,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意外地发现左侧后胸壁一个大小约52*30*58mm的肿物。这一发现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变得波涛汹涌。

他迅速来到深圳某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检查,医生给出了令人心碎的诊断:他患有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针对这一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张百华副主任指出: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占所有横纹肌肉瘤(RMS)的5%~10%,虽不常见,但其恶性程度极高,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但成年人也有发病的可能。在儿童中,约三分之一发生在睾丸旁,预后相对较好;然而,发生于其他部位的儿童梭形细胞RMS与儿童胚胎型RMS预后相似。而对于成人来说,梭形细胞/硬化性RMS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40%~50%。

二、首次手术:切除肿瘤,寻求生机

为了尽快遏制病情的恶化,医生为陈哥制定了胸腔镜辅助下左侧胸壁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案。手术进行得相对顺利,成功切除了肿瘤组织。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他的病情并不乐观,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治疗来巩固手术效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陈哥在术后并未接受辅助治疗。这为他的病情复发埋下了隐患。尽管他努力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但病魔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三、病情反复:复查发现,治疗再启

时间来到了2022年7月,陈哥在原来手术的医院进行了PET/CT检查。幸运的是,这次检查并未发现远处转移的迹象,这让大家都稍稍松了一口气。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9月,陈哥在我院的复查中,磁共振(MRI)结果显示术区左侧竖脊肌内及左侧8-9肋间隙出现了可疑的恶性结节和异常信号影。这一结果让陈哥和家人再次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们明白,这意味着病情已经出现了复发和转移的迹象。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院专家团队迅速为他制定了VAC/IE交替化疗方案。在接下来的8个月内,陈哥经历了8个周期的化疗。虽然化疗过程充满了痛苦和煎熬,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四、病情恶化:再次复发,治疗升级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个年轻的生命。2023年9月,陈哥的左侧后胸壁原术区再次出现了肿物。这一次,肿瘤的生长速度更快,恶性程度更高。进一步的MRI检查显示,左后胸壁软组织及左侧胸膜已经出现了多发转移瘤,且肿瘤较前明显增大、增多。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院专家团队再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评估。他们决定为陈哥采取更加激进的治疗方案——AI方案化疗联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这一方案旨在通过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双重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虽然治疗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陈哥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五、联合手术:多学科协作,力求根治

经过两个周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陈哥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并寻求根治的可能性,我院骨科与胸外科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经过深入的讨论和评估,专家们决定为其进行联合手术。

手术过程复杂而精细,包括左侧胸背部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部分肋骨切除、胸椎部分切除、胸腔镜下左侧胸腔壁层胸膜部分切除以及胸壁钛板修复重建术等多个步骤。手术团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地为陈哥完成了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术后病理示:1.(左侧部分胸8椎体及脂肪结缔组织),骨组织及脂肪结缔组织局部可见肿瘤累及;2.(左侧胸背部软组织恶性肿瘤及第7/8/9部分肋骨组织),梭形细胞肉瘤,符合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肿瘤累及骨组织;肿瘤细胞轻度退变,符合治疗后反应。四周软组织切缘、皮肤、双侧肋骨组织切缘均未见肿瘤。目前肿瘤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切除和控制。

六、术后恢复与辅助治疗:重塑生活,期待未来

手术后的陈哥进入了恢复期。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和定期随访。同时,为了防止肿瘤再次复发和转移,他还接受了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在医生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陈哥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他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抗癌之路漫长而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接美好的未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张百华副主任评价说,陈哥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抗癌之旅。他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疾病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早期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