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浓厚酒文化的民族,不管逢年过节还是聚会应酬,无酒不成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意犹未尽的时候还要添酒回灯重开宴。“李白斗酒诗百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多少文人骚客,借酒助兴留下名篇绝句;折冲樽俎之间,杯酒留下千古奇谈......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被日积月累的酒精毒害,其中绝大多数人的故事都湮没于岁月长河之中,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的悲痛。对此,我们还是很有必要说说饮酒的坏处。
首先要明确的是: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1类致癌物,是癌症的明确病因!
证据有二:
①通过动物实验,在老鼠饮食中加入酒精,明显增加癌症发病率;
②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喝酒越多患癌几率也越高。
享誉全球的学术期刊《柳叶刀》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估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有741300例归因于饮酒,其中男性高达76.7%。
喝酒又是如何致癌的呢?
其实,酒精本身并不致癌,致癌的是被人体吸收后产生的代谢物。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短时间内会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对DNA具有强大的损害作用,会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异常生长,进而引发癌症。
此外,酒精还会增加其他致癌物质的活性,比如影响致癌化合物在肝脏中的代谢,从而导致肝癌的风险增加。
喝酒可能增加哪些癌症的发病呢?
在《柳叶刀》发表的这篇文章中,总结了全球74.13万例可归因于饮酒的新发癌症患者中,发现以下肿瘤与饮酒高度相关:
1. 食管癌(18.97万例):饮酒对食道有着巨大的危害,酒精可以破坏食道黏膜,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对食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食道黏膜的炎症和增生,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研究还发现,同时摄入酒精和烟草是食道癌发病的更强风险因素。
2. 肝癌(15.47万例):酒精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饮酒会导致肝脏损伤和炎症,进而引发肝硬化和肝癌。此外,酒精还可能影响肝脏对其他致癌物质的代谢和清除,增加患肝癌的风险。研究表明,每天饮用超过30毫升的酒精就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3. 乳腺癌(9.83万例):饮酒会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而雌激素主要就是通过血液循环发挥它的生理作用,会在肝脏灭活,从而保持代谢过程中血液中雌激素的稳定性。但是女性如果长期大量饮酒,肝脏功能就会下降,造成雌激素灭活量减少,因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所数据,每天饮用2至5杯酒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相较于不饮酒者增加了约40%。
4. 结肠癌(9.15万例):酒精摄入体内后,其中的乙醇经过代谢成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化为醋酸。在这个过程中,乙醇和乙醛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影响肠道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修复。此外,酒精还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有害细菌的数量,进一步加剧肠道黏膜的损伤。大量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饮酒人群中患结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不饮酒的人群。此外,饮酒量越大,患结肠癌的风险也越高。
5. 唇和口腔癌(7.49万例):饮酒过量会使口腔黏膜受损,从而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6. 直肠癌(6.51万例):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乙醛,而乙醛会对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癌变。此外,酒精还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增加肠道通透性,使得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体内,进一步增加患直肠癌的风险。
7. 咽癌(3.94万例):酒精会对咽部黏膜造成反复刺激,导致局部损伤和慢性炎症,从而引起抵抗力下降,增加患咽癌的风险。
8. 喉癌(2.76万例):酒精会对喉部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长期饮酒会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哪些地方的人喝酒更容易患癌呢?
在全球范围内,东亚、东欧地区的人群喝酒致癌的风险最高。《柳叶刀》子刊这篇文章尤其提到了中国,与蒙古、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一同被认为是酒精致癌风险在最高的地区。
2020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占比(男性)
2020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占比(女性)
我国男性新发癌症病例中与酒精相关的病例数占比,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到颜色最深的水平(≥6.8%);我国女性的新发癌症病例中,这个比例也不低(1.3%~1.8%)。
常说喝酒过度伤身,那我适量饮酒应该安全吧?
其实不然,已有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少量喝酒,也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率!
同样在《柳叶刀》这篇文章中,对饮酒量进行分级,发现:
大量饮酒(>60克/天)——导致34.64万新发癌症病例;
有风险饮酒(20-60g/天)——导致29.18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中量饮酒(<20g/天)——导致超过10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即使每天饮酒<10g/天,也会造成4.13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因此,千万不要“以酒少而喝之,以恶小而为之”。殊不知,酒精针对人体DNA的损伤是会随着喝酒的量和时间逐渐累积的,长年累月的伤害终归会从量变发展到雪崩一般的质变,那时候,才知道“没有一口酒是无辜的”,但悔之晚矣。
听说喝酒上脸(脸红)的人更容易患癌,是真的吗?
答案:是真的。
酒精进入人体后,迅速代谢成乙醛,而乙醛具有毛细血管扩张功能,导致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及恶心、心跳过速等神经系统症状,这其实是一种“乙醛中毒”的表现。其实喝酒脸红是中国人(东亚人)的特色,外国人并不容易脸红,究其原因,是中国人携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人体无法有效的降解乙醛。统计显示,中国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变异基因携带者占1/3,约4-5亿人,这些人癌变的危险是常人的5倍以上。随着饮酒总量的累积,他们患肝癌等的危险性也明显上升。
如果喝酒无法避免,那我该怎样控制饮酒总量?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滴酒不沾往往难以做到,怎样喝酒才能把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倡的健康饮酒的标准是:
1、适量饮酒。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量值是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和女性均一样,相当于啤酒450 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的白酒50g。
2、选择低度酒。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因此饮酒时最好选择低度酒。
3、不可空腹饮酒。喝酒前要多吃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垫垫底,切不可空腹饮酒。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也不要吃腊肉、咸鱼等,它们会与酒精发生反应,更伤肝脏。
4、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呼吸道、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5、喝酒的同时大量喝水。在喝酒间隙多喝白开水,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减少肝脏负担。
6、对于乙肝患者要忌酒,否则患癌几率更大。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乙肝患者没有认识到酒精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性。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曾进行了一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中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25.3%,不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13.5%。
此外,根据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尤其是是否会脸红、是否有肿瘤家族病史等适度减少饮酒的次数与数量,避免同时饮酒和抽烟等,均是降低癌症风险的重要措施。
人们总说喝酒的人容易成功,但也别忘了,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成功。为了自身健康,建议大家保持适度饮酒或者不饮酒的习惯,并定期进行体检和癌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