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癌的早、中、晚期,你说的和医生说的是一回事吗?

张百华医生 发布于2023-07-18 14:35 阅读量5705

本文由张百华原创

全国每1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每7-8个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在我们的身边,也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人,有我们的亲人、朋友、邻居、同事等等…….,这些新发肿瘤病人的出现常常让我们猝不及防,也让我们不时感受到来势汹汹的癌情。不管在国内还是全世界,肺癌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攀升,一个个新病人的出现在不断地挑战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有没有可能下一个就是我自己?!

面对医生,我们通常急着问的问题就是“医生,我这个肿瘤到底是早期还是晚期啊?”,而医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通常都会迟疑一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患者和医生在使用不同的语言系统。就像普通人觉得自己每天呼吸的是空气,而在化学家眼里我们每天吸入的是氧气;普通人觉得自己喝的是水,而化学家觉得都是一氧化二氢。生活里的很多细节,在普通人眼里和专业人士眼里,就是这么的不同,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的感觉!对普通人来讲,知识越简单越贴近生活才越好理解,而对于专业人士,知识体系越复杂越深奥才能体现实力不是?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在普通人眼里,肿瘤就是只有早中晚之分,就是这么简单,医生多见谅,我只能理解这么多。但在医生厚重的眼镜片后面,疑惑的眼神明明在暗示你,我要是这么简单回答你,岂不是对不起我多年的学识!哈哈,其实医生想的远没有这么多,医生之所以迟疑,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你的检查资料还不齐,没办法准确判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正在试着将医学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告诉你。

实际上,在肿瘤科医生那里,每种肿瘤都会有一个所谓的指南,简称为“NCCN指南”,是由美国人牵头,聚集全世界最顶级的肿瘤医生共同制定的,也是每一位肿瘤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的最高行动原则。当然,随着我们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指南,也就是所谓的“CSCO指南”。里面包括肿瘤的分期、各种治疗手段的应用方法等等,一个规范的肿瘤治疗方案都是基于这个指南来制定的。在这个指南里面,将肿瘤分为三个维度来进行衡量,一个是T,简单理解就是肿瘤的大小尺寸;一个是N,指的是肿瘤周围淋巴结有没有转移;还有一个是M,是指肿瘤有没有远处转移。医生在给肿瘤分期的时候,会将这三个指标分别进行评分,然后汇集到一起,根据评分将肿瘤分为I、II、III、IV期,每一期下面,又会根据情况分为A、B、C等不同级别。看明白了吗,你所谓的早中晚期,在医生眼里会变成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具体到肺癌,我们看看下表,可以试着将普通人所说的肺癌早中晚期与医生眼里的肿瘤分期对应起来,下次听到医生说肿瘤是中期,其实里面可能还有着天差地别,并不是听起来那么简单。但是这么复杂的系统,我们也没办法一下子去完全搞懂啊,再说即使弄懂了,对病人的具体治疗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

其实,我们之所以要花时间去了解肿瘤分期早晚,主要还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对肿瘤的治疗作出选择和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因此,不管对于病人还是家属,了解一点肿瘤知识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其实应该是选择一个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就诊,然后再积极参与到病人的治疗决策中去,借助医生优秀的专业能力,来为肿瘤治疗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然后再一起坚守这道生命的防线。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