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痔疮,大家都比较熟悉,正所谓“十人九痔”,痔疮出血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很多人在出现长期便血的症状时仍不管不顾,认为痔疮出血量小,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的伤害,殊不知,长期的便血会导致“贫血”,甚至严重贫血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其实,在外科的就诊患者中,痔疮出血导致贫血甚至重度贫血者很常见,大部分都是因为不在乎、不重视导致,特别是年轻人,认为出点血没事,自己扛得住。
痔疮出血,简单来说,就是痔疮受到刺激或损伤后导致的出血现象。痔疮本身是由于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形成的,这种静脉曲张在受到外界刺激或者内部压力增大时,容易发生破裂,导致出血。
一、痔疮出血的原因
1 便秘、腹泻
便秘是导致痔疮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便秘时直肠壶腹部的干硬粪便对周围产生的压力刺激,是痔的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不良的排便习惯,久蹲厕所,可使腹压升高,肛门直肠部充血,静脉曲张而出血。
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和组织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从而导致痔疮出血。
2 辛辣刺激饮食或久坐、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久坐、熬夜、过度劳累后身体抵抗力下降、肛门部血管扩张造成便血。
3 腹内压力增加
痔疮便血可因腹腔内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等,使腹内压增加,压迫盆腔静脉,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使直肠下部瘀血,引起血管扩张而出血。
4 肛门静脉压力增高
因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炎等引起门静脉内压亢进,可直接导致痔静脉丛压力上升,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
二、痔疮出血症状
便血呈鲜红色,排便时出现
有的是擦的便纸上染血;
有的是附在便便表面
有的是一滴滴出来
有的是喷射状的
痔疮出血有两种危险的情况,需引起患者的重视。
痔疮持续性的滴鲜红色血
痔疮喷射状出鲜红色血
三、痔疮导致贫血有哪些危害
1 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血损害最为敏感,长期贫血可以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表现为头疼、头晕、耳鸣、眼花、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 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长期贫血的病人可以表现为心悸、气短等。由于心脏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不仅有心率的增快,还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3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长期贫血会引起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甚至萎缩,导致消化功能的下降,表现为腹胀不适、食欲减退、大便规律和性状改变等。
四、痔疮出血怎么办?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费力排便,避免久蹲。出血时,如果还继续用力排便,出血则不会停止。
合理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确保每日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保持大便质地软、成形,排便有规律。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酒,避免劳累、熬夜、久坐。
可自行应用痔疮膏暂时缓解出血症状。
如用痔疮膏后出血仍持续,建议及时就医, 避免贫血的发生。同时排除其他导致便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