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反复复呼吸道感染,到底怎么办?

李洁医生 发布于2023-08-30 14:59 阅读量1512

本文由李洁原创


      经常遇到宝妈说:“我家宝宝周一刚去幼儿园,就又生病,不是发烧,就是咳嗽,真头痛!”“我家宝宝每个月都去医院报道一次,我对医院每个专家出诊时间都很清楚。”“医生,我家孩子是不是免疫力低下?有没有什么药物能提高免疫力?”

今天小李医生就聊聊大家关心的问题。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反复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小儿在一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过于频繁,超过一定范围的疾病。目前国内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如下: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

(1)两次感染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但若反复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4)反复肺炎是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1.养护失宜,生活环境复杂。

     儿童多属于自理能力弱,若有衣物增减不及时,加上空调、季节变换等周围环境的冷热交替,很容易患病。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是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客”。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场所,人群较家庭人数多,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风险明显增大。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迁延不愈,就会引起下呼吸感染。


2.先天不足。

    早产儿、患有先天性疾病(如肺部发育不全、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儿童体质较弱,抵抗体低下,较其他儿童更容易患病。

3.喂养不当,营养不良。

     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足,辅食添加不当,或长时间厌食、偏食,会导致营养缺乏,进而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减弱,会引发呼吸道感染,且反复发生。



        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冒8-10次。如果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或家里有其他上学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患感冒的次数会更多,感冒会在亲密接触的孩子间非常容易传播。反复呼吸道感染会帮助孩子更新免疫系统的“病毒库”,让身体产生免疫记忆,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仍有较少部分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就是免疫力、抵抗力低下的表现,需要家长特别关注。


     针对减少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应该强调“防重于治”,预防为首选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双相健康教育”。

      宝妈可以对孩子进行“双相健康教育”,何为双相健康教育?

       一是自我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呼吸道感染患者。当孩子有可能接触感冒患者时,宝妈要教孩子主动远离患者,同时教会孩子勤洗手,洗手需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减少病毒的传播。

       二是防护他人。如果我们孩子在上幼儿园且患了感冒,宝妈要会教孩子在咳嗽和打喷嚏时须远离其他小朋友,并在咳嗽时用一张纸巾挡住口鼻,用纸巾来擦鼻涕,这样可以防止将感冒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减少反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加强锻炼。

      宝妈宝爸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助于提高儿童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运动需有度,循序渐进,以防过度劳累引起免疫力降低。

3.营养均衡。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多伴有厌食、挑食、偏食等问题,长期营养失衡,会影响身体技能,导致无力抵御病原体侵袭。

4.日常护理。

        生活环境空气流通,充足睡眠,适当给宝宝增减衣物。在以往的感冒疾病护理中有详细讲解,可前往查看。





       捏脊,又称“捏背”,是小儿推拿常见的保健疗法,具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呼吸道感染、厌食、消化不良、腹泻、小儿疳积以及失眠、遗尿、脾胃虚弱等症状。

       捏脊的方向一般有上捏脊和下捏脊,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上捏脊(从下往上捏)是补阳法,主要作用为升提阳气、温肾健脾,适合虚寒证为主的呼吸道感染、积食、便秘、腹泻、等症状,用于治病或日常保健均可。下捏脊(从上往下捏)属于滋阴法,主要作用为滋阴补气,用于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所致的口臭、夜啼、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症状。

      根据儿童“肺常不足,脾常不足”理论指导下,临床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主要适用于上捏脊,也是这里介绍的重点内容。

      操作方法:儿童俯卧,暴露背部,用拇指指腹与食、中二指对应用力,捏住小儿脊柱两侧肌肉,两指向后捻动,同时拇指向前推动,作翻卷动作,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两手交替推而碾之。可从尾骶骨处开始,和缓地向上推移,至大椎穴处为止。每日1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连续6天为1疗程。

  操作注意事项:

    (1)捏脊时间选择白天,晨起空腹最宜。如有进食,建议在饭后2小时以上,且儿童精神状态良好。若在冬季,注意室内温度。

    (2)捏脊适用于3个月-7岁儿童。3月龄以内儿童可以做脊柱和背部的抚触。

    (3)捏脊前在儿童背部做3-5分钟的按揉手法,提高局部皮肤的疼痛耐受力。

    (4)捏脊动作要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匀。初始力度轻,再逐渐地加一些力度,让儿童渐进适应;捻动推进时应直线向前,不可歪斜,中途也不要松开皮肤。

    (5)捏脊最后两遍可给孩子加强刺激,每向前捏三次,稍用力向上提一次,即“捏三提一法”。

    (6)捏脊结束后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沿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放松。

    (7)背部皮肤有烧、烫伤,有湿疹等皮肤病、皮肤感染、 严重心脏病、急性传染病及疲劳、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禁用捏脊。



五指毛桃瘦肉汤

      五指毛桃有“南黄芪”的称号,小儿常肺气虚和脾虚,五指毛桃既能入肺脾经,又能益气,还是国家规定药食同源的食物。

原料:五指毛桃15g,大枣5g,生姜2片,瘦肉50g。

用法:瘦肉剁碎,与五指毛桃、大枣、生姜置于炖盅中,加冷开水,炖50分钟左右,汤成后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适应证: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


山药莲子羹

      山药、莲子是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莲子肉(莲子去心)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经,养心安神的功能。

原料:鲜山药50g,干莲子(去心)15g,红枣2枚,冰糖适量。

用法:干莲子泡30分钟,鲜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先以适量水煮莲子、红枣,20分钟后加入山药,以中小火煮至山药软糯,加入冰糖,融化后即可食用。

适应证: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胃虚弱,腹泻或便溏,不想吃饭。

       我院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观察,针对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订制日常药膳——食疗煲汤料,方便日常养护,有需要的宝妈宝爸可以来我科开取。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