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群的失眠患病率约为30%,其中10%患有慢性失眠,这一比例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更高,失眠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可能增加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失眠不等于睡不着
失眠不同于睡不着,它包括入睡困难(儿童>20分钟、成人>30分钟),难以维持睡眠(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比平时睡眠模式早醒30分钟以上),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小于6.5小时)和睡醒后无恢复感、日间功能障碍(疲劳、情绪低落、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
失眠与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
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失眠的比例较普通人群更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失眠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超过70%的心力衰竭患者睡眠不良,约50%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失眠症状。
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失眠应该很好理解,但是对于失眠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的认知却不足。睡眠的不同阶段会改变循环系统的活动,循环系统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睡眠的结构,还能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疾病和失眠。
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对照组的1.24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对照组的1.42倍。另有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的人与睡眠质量高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高63%、冠心病发生风险高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