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CT带你了解脑出血

张强医生 发布于2024-03-08 14:47 阅读量1337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QDTpbVKXM93FVB4r4aQKw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约80%的出血部位发生于大脑半球,约20%的出血发生于脑干和小脑。



图片发自160App



类型

根据出血部位来分,可以分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五大类。

根据病因来分,可以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两大类。原发性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的首位。继发性脑出血包括脑血管畸形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梗死或脑血管栓塞后再灌注所致的出血性脑梗死、凝血功能障碍、烟雾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方法,可清楚的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的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一般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的均匀高密度影,边界清晰,CT值为60-80H,大量积血时会导致脑室扩大。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一般在2-3周可以完全吸收,较大的血肿则需要6-7周才能完全吸收消散。

不同部位出血的影像表现及症状体征

1.基底节区出血

(1)壳核出血

症状体征: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对侧肢体不同程度偏瘫及中枢性面舌瘫,健侧肢体可出现无目的乱动或不规则舞动,对侧视野偏盲,非流畅性失语,核上性凝视瘫痪,双眼凝视病灶。



图片发自160App



  (2)尾状核出血

症状体征:常有锥体外系症状(对侧肢体肌张力下降、偏身舞蹈征、不自主运动、可出现共济失调步态),运动及感觉障碍少见,可有脑膜刺激征。



图片发自160App



  (3)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症状体征: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深感觉障碍严重,对侧轻度偏瘫,嗜睡,语言低沉、缓慢,神情淡漠,记忆力减退,眼球会聚运动障碍,水平、垂直凝视麻痹,分离性斜视等。



图片发自160App



2.脑叶出血

(1)额叶出血

症状体征:可出现运动性失语,瘫痪常见,上肢瘫痪较重,可有偏身感觉障碍,凝视麻痹,摸索、强握等行为异常现象。



图片发自160App



(2)顶叶出血

症状体征:明显的复合感觉障碍(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定位觉障碍),轻度偏瘫,对空间的关系不能排列组合,偏盲等。



图片发自160App



(3)颞叶出血

症状体征:失语以感觉性失语为主,躁动不安,瘫痪少见,可有偏盲等。




图片发自160App


(4)枕叶出血

症状体征:对侧同向性偏盲,偏盲为完全性,优势侧枕叶副纹区及纹周区受累,包括视觉空间失认,物品失认,颜色失认等。




图片发自160App


3.脑干出血

(1)脑桥出血

症状体征:出现闭锁综合征(患者丧失任何运动、表达能力,只能以眨眼或眼球运动来表达信息),偏身感觉障碍,针尖样瞳孔,眼球浮动,分离性斜视等。



图片发自160App



(2)中脑出血

症状体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双眼上下视不能或受限等。



图片发自160App



(3)延髓出血

症状体征:同侧面部、对侧痛温觉障碍,部分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对侧偏瘫,眼震,复视,Horner征等。



图片发自160App



4.小脑出血

症状体征:共济失调表现(平衡障碍、协调功能障碍、发音异常、意向性震颤),水平、旋转或垂直性眼球震颤,周围性面瘫,可伴有梗阻性脑积水。



图片发自160App



5.脑室出血

症状体征: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大量出血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病理征阳性等。



图片发自160App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应该对不同部位的头颅解剖及出血应该有所了解,因此,作为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CT是主要的影像检查技术,对于脑出血比较敏感,出血量不是特别小的患者可能在出血数分钟后进行CT检查就可以被发现到。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脑出血的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以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避免情绪激动和体力劳动,定期要检测血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