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中我常常遇到,“大夫,我得了颈椎病/梅尼埃病”,有时也会笃定的说“大夫,我是耳石症患者”,可真的是吗?
我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耳石症,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耳石,其实是内耳里的碳酸钙结晶,它可不是在我们外耳道内的“耳屎(学名:耵聍)”。耳石平常在我们的椭圆囊斑的平面上,就像不倒翁里的铁块,起到平衡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铁块的“碎屑脱落”,从掌管平衡的前庭器里跑到了半规管里“遨游”,这种平衡被打乱后,就出现了在特定的体位时诱发天旋地转的晕。
我们如何理解耳石症呢?其实,眩晕、头晕只是症状,能够引起晕的疾病有几十种,耳石症也只是其中之一。我常会以它的名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来讲解。
良性:说明是一个反复发生的疾病,有良必有恶,所以医生要多方面的思考去排查到底有没有恶性的疾病,会不会威胁生命。
阵发性:说明症状发作的时间短,一般是5-15秒,但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是1-2分钟,甚至更久,那是因为在眩晕发作状态下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迟钝的,很多时候医生会反复向你确认时间,虽然你很难受,但不要焦急,时间真的很重要,能够帮助医生尽可能的把你的困扰范围缩小,最实际的就是能省钱。
位置性:一定是在某种特定体位下才会出现,有时是你翻身时,有时是你躺下时,甚至打喷嚏时也会出现。
眩晕:与头晕不同,它会是天旋地转、翻天覆地、左右摇晃、全身翻滚的。
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应对眩晕的发作呢?首先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在安全的地方让自己静下来,防止摔伤、被撞等意外的发生,然后寻求他人帮助,尽早就医。对于耳石症的诊断,主要还是通过手法检查才能确诊,当然也有仪器设备检查的方法。当我们确诊是耳石症后,除药物治疗外,通过有经验的医生手法复位是目前最为有效、快速的治疗手段之一,大多数人通过1-2次的复位即可成功。
深圳蓝生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