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AC1/2突变往往与较高的乳腺癌、卵巢癌发生风险相关。这一突变所对应的PARP抑制剂在多个肿瘤,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等中的应用让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在卵巢癌中,改变了这一癌种晚期治疗甚至辅助治疗的格局。
在胰腺癌中,约4-7%的患者存在BRAC1/2的突变,这一数据在不同人群及地区有所不同。但与卵巢癌中BRAC1/2突变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同,胰腺癌中这一突变的意义有可能被过度解读及应用。(1)首先,存在BRAC1/2突变的胰腺癌患者,目前证据级别相对较高的是在一线维持治疗阶段(POLO研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从安慰剂组的3.8个月提升至奥拉帕利组的7.4个月)。然而这项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临床上一线维持经常采用的是吉西他滨或者替吉奥单药而非安慰剂,且最终的总生存期上奥拉帕利组较安慰剂并未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优势。因而,这项研究并不能回答存在BRAC1/2突变的晚期胰腺癌应当选择PARP抑制剂还是化疗维持。(2)其次,多项临床还有基础研究显示BRAC1/2突变的患者对铂类更加敏感,因而,在晚期一线治疗的方案选择上,存在突变的胰腺癌患者可能更能从含铂方案(如mfolfirinox)中获益。(3)此外,一些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探索了晚期胰腺癌中PARP抑制剂联合化疗这一新模式,未来可能成为BRAC1/2突变胰腺癌患者的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