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撕心裂肺叫做“三叉神经痛”,别再当作牙痛治了

刘洪医生 发布于2023-07-13 11:16 阅读量303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CY49OfGtBHRUk6nKWbATMg

三叉神经分三支,多数患者会累及二、三支。发作时疼痛在头面部,骤发骤停,呈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等难以忍受的剧痛。一般历时数秒至数分钟,且不定时发作。

三叉神经痛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这些部位:

口周,如上下唇部、胡须处;

口腔内,如舌的前半部、牙龈、臼齿处;

鼻周,如鼻翼、鼻唇沟;

脸颊部,如上颌区、下颌区、耳前区;

前额部。

平日里,说话、咀嚼、漱口、洗脸、打哈欠、触摸等都可能引发三叉神经痛,以致患者极为小心,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随着病程延长,疼痛程度会逐渐加重,甚至每日发作。

此外,天气和气候变化也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诱因,被风吹着或忽冷忽热,都可使疼痛加剧。


图片发自160App

别再误以为是牙痛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十分局限,多为一侧脸疼,常被误以为是牙痛、头痛。

此外,有些患者的疼痛可有触发点,即疼痛部位的某一处,轻触或刺激后激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往往在上唇、鼻翼、齿龈、口角等部位。部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会表现为牙龈部位的疼痛。


图片发自160App

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偏头痛有什么区别?

①牙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疼,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三叉神经痛多呈电击、刀割、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多有“扳机点”,一碰就发作。

牙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跳痛,牙痛通过X光或CT检查,即可明确。

卡马西平等治疗神经痛的药物,对三叉神经痛有效,而对牙痛无效。

②偏头痛

偏头痛也表现为剧烈疼痛,呈搏动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胀痛,会反复发作。

但偏头痛一般是在疲劳、月经、情绪激动时发作,每次发作前都有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眼胀等,且常伴有恶心、呕吐、流眼泪、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

③血管压迫造成疼痛

约95%的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造成的。

在颅内三叉神经的位置上,有很多血管和神经交织在一起。正常情况下,血管较软,通过三叉神经时血流有一定的波动,但不会损伤三叉神经。

当血管硬化时,血流的波动性冲击可能造成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引发神经“短路”,就有可能导致三叉神经痛。

因此,40岁以上、“三高”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未患病者如何预防?

从生活方式上来说,管住嘴、迈开腿,是预防血管硬化的主要方法。

不熬夜,避免烟酒,饮食规律,少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每周尽量运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运动强度以可以与同伴正常交谈为宜,快步走、游泳、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45岁以上的人是动脉硬化高发群体,生活中应关注自身情况,如发现运动后胸闷憋气、胸痛或经常性头晕、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检查有无动脉硬化。


图片发自160App

已患病者如何缓解?

三叉神经痛病人在生活中要加强护理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利用疼痛发作后的间歇期,清洁颜面、口腔,保持个人卫生,洗漱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

注意气候变化,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冷风对面部的刺激,外出时戴口罩或头巾;

戒烟酒,不吃辛辣食物,避免化学刺激诱发疼痛;

吃质软、易嚼的食物,避免硬物刺激,不做可能诱发疼痛的动作;

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避免急躁、焦虑、冲动、生气、抑郁寡欢等情绪诱发疼痛;

注意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临床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治疗、微血管减压术。

一般先行规范化药物治疗,但随着病情发展,药物剂量会逐渐加大,导致病人因无法耐受副作用、效果越来越差而选择手术。

射频治疗适合无法耐受手术的病人,但术后患者面部感觉异常,且容易复发。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安全有效,能保留神经功能,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