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原因、预防与治疗技巧

江洋医生 发布于2023-10-18 18:43 阅读量466

本文由江洋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淋巴结水肿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有效的管理淋巴结水肿至关重要。

首先,定期进行淋巴引流按摩是缓解淋巴结水肿的有效方法。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减轻水肿症状。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教授患者正确的按摩方法,并指导患者自行进行日常按摩。

其次,佩戴压力袖套或手指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压力装置可以应用适当的压力,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并减轻水肿症状。患者应咨询专业人士以确定最合适的压力装置和穿戴方式。



图片发自160App



此外,通过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淋巴结水肿。运动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功能。但是,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并获得专业的指导,避免过度运动引起其他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并避免受伤和感染。因为受伤和感染会进一步加重淋巴结水肿症状,并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患者应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皮肤,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的化妆品。

中医在淋巴水肿方面的优势

首先,中医认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属于湿热瘀滞的病理过程。因此,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是参苓白术散,其成分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等药材,具有祛湿化瘀、活血散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结合黄芩、赤芍等清热解毒的草药,加强疏散湿热的效果。

其次,针对淋巴结水肿,可以结合中医的经络理论,通过经络调理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和排泄。针灸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手段,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疏通淋巴结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阳池、曲池等,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淋巴液的循环。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整体的阴阳平衡。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常伴有体虚乏力、情绪低落等症状,这与中医认为的肝肾阴虚有关。因此,可以适量加入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中药,如山药、枸杞等,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总的来说,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还注重整体的调理。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同时注意调理饮食、适当运动,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