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杨女士痛经已有10多年了,近5年来,痛经越来越严重,每次月经期下腹都会剧烈疼痛,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痛到浑身冒冷汗。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缓解,来月经仿佛就是在渡劫!
不仅如此,经量也越来越多了,夜用卫生巾一天能用到7-8片,可谓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呀。一年前还因为“重度贫血”在外院行刮宫术和输血,外院医生告诉她:“这是得了子宫腺肌病!”。考虑到杨女士目前没有生育需求,且子宫腺肌病导致她痛经如此严重、月经多到重度贫血,医生建议杨女士切除子宫!
“得了这个病真的很痛苦,但是我不能接受切除子宫!”杨女士和医生沟通时语气坚定!医生便给她放置一种药物环-----曼月乐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然而放环不到2个月,环便脱落了。为了不让环脱落,杨女士听从了医生的意见,打了让子宫缩小的针GnRH再放环。可没熬住1个月环又掉了出来。两次的曼月乐环脱落、痛不欲生的痛经和严重的月经量过多,让杨女士苦恼,难道只能选择切除子宫了吗?
杨女士不想就此放弃!她慕名来到中大八院妇科,找到了曾俐琴主任,希望得到不一样的诊疗建议。主任结合杨女士之前的就诊经历,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及查体,通过妇科检查发现杨女士的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再一查妇科B超,发现她的子宫不仅大,而且子宫后壁还长了一个直径约8cm的腺肌瘤。如此大的子宫是无法对曼月乐环进行支撑及固定的,所以环总是脱落。
那么,为什么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病人群中这么容易脱落?
曾俐琴主任解释道:“主要原因有两个:1、宫腔较大,无法对其进行支撑及固定;2、经期出血量大易造成曼月乐环的脱落”。
曾俐琴主任结合杨女士的年龄、就医经历和目前的子宫情况,给出诊疗方案:
方案一:首选手术治疗:切除子宫;
方案二:保守治疗,可选择放置曼月乐或口服地诺孕素。
杨女士内心十分抗拒手术,果断放弃方案一,选择保守治疗,口服地诺孕素每年需要花费6000元左右,费用太高,曼月乐环已经放了两次,又总是脱落怎么办?
为此,曾俐琴主任采用一种新技术:借助宫腔镜,将曼月乐缝在子宫腔里,使其稳稳的不再轻易脱落。
从2022年5月至今,曾主任已完成宫腔镜下曼月乐环缝合固定术20余例,术后随访至今,所有患者的症状改善显著,仅有1例还是发生了脱落(估计与子宫肌层组织水肿质脆有关)。在曾主任的学术推广下,很多医院也陆续开展了此项技术,为很多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保宫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和希望。
2023年8月2日,曾俐琴主任和刘小乐主任为该患者实施了曼月乐环缝合固定术。不一样的是,此次手术采用了改良方法,即剪除曼月乐环的横臂,仅保留装有药物的纵臂(曼月乐环呈T型,横臂起支架作用,纵臂含有药物,起治疗作用)。此种改良方式即保留了曼月乐环的药物作用,又减少了异物对宫腔刺激。
杨女士的子宫是一个前倾后屈位,加上子宫后壁的腺肌瘤导致宫腔形态失常,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曾俐琴主任通过其娴熟的宫腔镜操作技术,在20min内便将曼月乐牢牢地缝合在了子宫腔内壁上。
“宫腔镜下曼月乐缝合固定”可有效的解决曼月乐环脱落的问题,但是宫腔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5ml容量的宫腔内完成置入宫腔镜、放置持针器、缝合、打结,手术难度非常高,需要术者有着非常熟练的宫腔镜手术技术。目前,我科可熟练开展此项技术! 此外,我科也开展吉(妮)曼(月乐)宫腔固定术,同样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保守治疗。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或局限性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甚至不孕,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