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产后恢复的过程中,许多妈妈会遇到腹直肌分离的问题。产后腹直肌分离问题多,影响身心恢复。
那么,导致腹直肌分离的原因是什么呢?
怀孕期间,女性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腹直肌的分离。为了适应逐渐增大的子宫,腹部的两条腹直肌会从腹白线的位置分离,交叉纤维被拉长。随着孕期进展,腹部开始膨隆,皮肤弹性纤维与腹部肌肉进一步伸长。然而,当超过一定限度时,皮肤弹性纤维会发生断裂,腹直肌腱也会分离。
除了生理原因,不健康的饮食也是导致腹直肌分离的一个因素。孕妇在孕期若不注意控制饮食,多食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和巨大儿的形成。过度饮食还会让胎儿体重增加过快,导致腹壁扩张更明显。因此,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暴饮暴食对预防腹直肌分离至关重要。
另外,高龄产妇、产前身材瘦弱、多次妊娠、剖腹产手术或其他腹部手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腹直肌分离。双胞胎或多胞胎分泌的孕激素较多,组织结构弹性变得更差,腹直肌承受的压力更大,导致腹直肌分离更严重。多次妊娠的女性腹白线受到多次牵扯,腹直肌多次分离和拉长,腹壁的弹性逐渐减小,腹直肌分离过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情况下,产后半年至一年内,腹直肌可自行修复,配合适当运动效果更佳。若无法恢复,可考虑接受康复治疗或进行B超检测,评估腹直肌分离程度及是否需要接受腹壁成形手术来治疗并矫正腹壁松弛、脂肪堆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