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是个很复杂的疾病,不可轻视
有数据表明,近80%的失眠患者未得到规范性治疗,除了尿频、尿量少之外,白天乏力、体虚,胸闷心慌但心电图没问题等身体异常可能都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含有安眠药成分的药品只适合短暂性失眠,每周三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慢性失眠症则基本无效,必须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失眠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等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发展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一般来说,失眠分为两类。
短期失眠 通常是由于短暂的生活压力、应激事件,情绪波动等造成的,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易醒。这种情况下,多数人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放松身心即可恢复正常。
慢性失眠 如果长时间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或频繁醒来等症状,就可能进入慢性失眠的阶段。慢性失眠通常是由于长期的生活压力、不良习惯(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规律的作息等)和某些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等引起的。慢性失眠会影响日常生活,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所以,有失眠问题一定要去医院就诊,自行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确,而且还有依赖性、违禁成分等隐患,还有可能会掩盖慢性失眠的各种不良表现,最终延误病情,得不偿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例慢性失眠患者,是如何从最开始的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到如今的睡得好吃得香,精神状态倍儿棒……
患者基本情况
就诊医生:主任医师王文亮
患者故事
患者杨先生在面诊中说:晚上常常是躺下一两个小时都无法睡着,明明很累很困,也有充足的时间睡觉,可偏偏睡不着,远远超出躺下十五分钟就能入睡的时限。而且极其容易醒来,睡眠似乎很浅,尽管已经睡着了,但是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记得十分清楚,并且一觉醒来就是长时间都睡不着,特别容易在凌晨三、四点钟醒来。我还多梦,即便是午休才睡着十多分钟,也频频做梦。
自从杨先生从第一次失眠之后的2个月,心慌、乏力两个月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于是就是四处寻找偏方、什么按摩针灸食疗种种方法都试过。
< 患者门诊面诊中 >
专家诊断
治疗方案:物理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心理干预治疗
首先精准分析递质紊乱程度,针对性锁定紊乱神经递质,进行定量修复,能够为杨先生减除失眠症状并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并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治疗期间,心理团队还通过心理干预疗法化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其次,结合慢性失眠治疗的总体目标:患者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增加,如总睡眠时间>6 h、睡眠效率>80%~85%、睡眠潜伏期<30min、入睡后觉醒时间<30 min等;患者失眠相关性白天损害改善;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共病的风险减少。
最后,在药物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睡眠情况来调整用药剂量和维持时间,4周以内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的药物干预需要定期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在失眠症状得到一定改善后,如果评价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利大于弊,应维持现有治疗方案。
仪器的运用从根治疗的原理,结合病理和病因,平衡神经递质,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大脑皮层的病态兴奋性,同时配合心理辅导,解除失眠、焦虑等不适症状,确保失眠不再复发。
临床效果
治疗前:心情烦躁,焦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入眠后多梦,睡眠质量差,睡眠浅,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
治疗后:通过半个月治疗后情况有所缓解,睡眠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多数时候可以正常入睡达到6小时,一个半月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每日睡眠能够稳定在6小时以上,且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起来,吃饭倍儿香,笑容也愈发多了起来。
温馨提醒
▐ 重庆临江门医院精神心理专家温馨提醒:
失眠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1、入睡困难(入睡需要的时间超过30 min)常常伴随夜间易醒;
而且失眠症与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抑郁症也互为因果。很多本身就有慢性病的患者,普遍都存在失眠的问题,更糟糕的是,长期失眠又会使这些慢性病更加严重。
END
“精神心理健康
咨询预约通道”
精神心理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咨询:
1、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咨询;
2、如需预约,请点击 “预约挂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