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并接纳它们为:正常人”也可能遭受的困扰;那么精神分裂症,就是那个仍然被无情划分在“疯子”世界里的精神障碍。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避而远之,认为他们都带有攻击性,会突然攻击自己,而且是治不好的绝症。还有不少患者在发病初期被忽视、被歧视,有的家人还讳疾忌医,甚至把病人藏起来、锁起来,导致延误治疗,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其实精神分裂症并不可怕,精神分裂并不是绝症,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有显著的好转,很多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以及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
1、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反复性的幻听症状。
2、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形式表现为思维比较松散、说话的语句不连续、思维比较混乱。
4、精神分裂症患者还会有被他人控制或者被他人所洞悉的体验。
5、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原发性的妄想,比如说一些荒谬的妄想感情、妄想心境等。
6、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呈现一种奇怪的倒错现象,常常有病理性的思维和语言。7、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也会倒错,在情感上明显很淡漠。8、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各种紧张的症状,行为举止怪异,或者有一些愚蠢的行为。9、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缺乏意志,或者意志明显减退。
孕期感染
如果在怀孕期间,孕妇感染了某种病毒,病毒也传染给了胎儿的话,那么,胎儿出生长大后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怀孕中的女性朋友要注意卫生,尽量不要接触病毒源。经济水平低、无职业的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经济水平高的职业人群的患病率。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也观察到,不少患者病前具有不平常的社会生活经历。许多学者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患者中的50%一60%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其表现为孤僻、内向性格、怕羞、多疑敏感、思考问题缺乏逻辑性、好想入非非等。根据这一现象,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与病前个性特征有一定关系。精神分裂症可在各种各样的精神因素影响下诱发,诸如恋爱失败,婚姻破裂,学习、工作受挫等。因为受到某件事情的刺激,患者接受不了事实,不愿意接受事实,造成了精神过度紧张乃至紊乱,如果早期不及时治疗,长期下去就会变成精神分裂症。鲁迅写的《祝福》中描述的祥林嫂就是精神刺激引发的精神分裂症的典型例子。
有的学者认为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体内代谢异常而产生某种毒物使之“自体中毒”有关。近年来又有不少学者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患者存在着某些生化代谢的异常。还有人认为疾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的免疫力变化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病人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所以,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的影响就愈突出。如果家庭中有人患上精神疾病,那么其他成员的发病率和正常人相比是非常高的。所以,家族中有患过精神疾病的朋友,要非常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谱调查(调查其父系、母系3代):
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单卵双胎(1个卵子2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一同患病)比双卵双胎(2个卵子和2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高4—6倍。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自幼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而将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也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结果,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和智力缺陷者占寄养子女总数的19.1%;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无一个患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强调系统的治疗。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家庭成员和病人本身,不能症状一消失就停药。
所以临床一般多认为精神分裂症易好转,但难治愈。一般来说即使不停药,精神分裂症也有可能复发。但如果服药,复发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很多。
根据临床统计,大约只有2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作治愈后终生不再发作,80%的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而长期维持用药可使60%的患者症状缓解,具备良好的的社会功能。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如果想要远离伤害,在生活中必须要重视治疗,切勿因为错误的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如果精神分裂症的问题十分严重,患者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疗,让专业医师帮助大家制定一些相对应的治疗调节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并不能等同于疯子,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带有异样的眼光看待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让他们尽早接受治疗,摆脱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