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同学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在一次洗澡时猛然发现身上起了好多红疹,没有瘙痒、疼痛等不适,这让从没得过皮肤病的他吓了一大跳,于是赶紧来皮肤科门诊就诊。
医生经过查体,发现张同学的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表现为直径1-2cm大小的多发性红斑,表面覆有细小鳞屑,主要沿皮纹方向排列,通过询问病史和进一步皮肤镜检查,最终诊断为“玫瑰糠疹”。
什么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10岁-43岁的年轻人群,疾病特点是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椭圆形、轻微发炎、带有少许鳞屑的玫瑰色斑疹。
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人疱疹病毒-7(HHV-7)等病毒感染有关。也有可能与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过敏因素相关,但尚未被证实。好发于春秋季节,男女之间发病率基本一致。
玫瑰糠疹长什么样?
少数患者可在发疹前可能出现头痛、咽炎、低热等前驱症状。在50%-90%的病例中,患者首先在躯干或四肢近端出现一个“前驱斑”,也叫做“母斑”,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覆盖细小鳞屑,直径通常为2-5cm。
前驱斑出现后大约1-2周,在四肢近端和躯干分批出现类似“母斑”的多发性红斑,直径更小,覆细小糠状鳞屑,皮损长轴往往与皮纹走向一致。这种特征性排列在背部最为明显,因此被形象地称作“杉树”或“圣诞树”样分布。皮疹伴随程度不等的瘙痒,多数没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
皮疹多呈离心性扩散或者从上到下扩散。该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在4-6周后,红斑逐渐消退、鳞屑减轻,除炎症后色素沉着外,几乎无残余病变。
少数患者皮疹会持续数月。部分患者皮疹不典型,主要分布于头面部、手足等部位,也有患者无前驱斑,还可出现风团、紫癜、水疱等表现。
玫瑰糠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前驱斑、皮损的特征性形态和分布、除瘙痒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这几点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诊断玫瑰糠疹。
需要注意与体癣、点滴型银屑病、二期梅毒疹这些疾病鉴别,借助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辅助诊断。
玫瑰糠疹该如何治疗?
由于该病具有自限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皮疹局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炉甘石洗剂,皮疹范围较大或伴有明显瘙痒的患者可加用口服抗组胺药,此外,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利于皮疹消退,也有研究显示口服阿昔洛韦能够缓解皮疹。
虽然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包括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焦虑和烦躁,平时规律作息,保证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酒。若有咽炎、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其他疾病,还应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