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抠鼻子、掏耳朵可能是很多人日常的习惯,但北京一33岁的小伙却因长期抠鼻子导致病菌入侵,诱发了面部丹毒。
丹毒虽然以毒命名,但是本质是细菌感染,这不仅仅是皮肤表面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我们警惕的健康隐患。
1
什么是丹毒
丹毒是由细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主要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大多由皮肤或粘膜破损处侵入。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面部或小腿,皮肤会突然出现大片红斑、肿胀,伴有明显疼痛,在皮损出现前还常有畏寒、发热等症状。发病时皮温增高、疼痛剧烈,感染呈弥漫性扩散,病情严重时会出现乏力、发热等全身炎症性反应。
面部丹毒可由抠鼻孔、掏耳朵导致粘膜细小破损而诱发,而足癣导致的足趾缝糜烂、足跟皲裂等是引起下肢丹毒发生的常见诱因。
2
丹毒的临床表现
1、皮肤出现红斑
在感染后数小时至1天内,皮肤上可能出现皮疹和红斑,通常出现在面部和四肢等部位。这些红斑的颜色鲜红,并且会迅速蔓延,形成大片的红色皮肤丘疹。这些皮肤丘疹的表面发热、发亮,略高出皮肤,界限清楚。
2、皮肤触痛和灼痛
受累的皮肤有明显的触痛和灼痛,这是由于炎症引起的皮肤敏感和疼痛。
3、水疱和脓性分泌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可能会出现破损,并流出脓性的或者水性的分泌物质。这些分泌物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4、水肿
丹毒可能导致局部淋巴水肿,这是因为病菌潜伏在淋巴管内,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果水肿持续恶化,可能会形成永久性的肥厚性纤维化。
5、其他全身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炎症可能深达皮下组织,导致皮肤缺血和组织坏死,形成坏疽。此外,丹毒的致病菌可能侵入血循环,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急性全身性感染,称为败血症。这可能导致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
3
丹毒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
①抗生素选择
大多数丹毒病例可口服抗生素治疗,病情严重者需住院治疗。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及具体用法如下:
●青霉素V钾:50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
●阿莫西林:875mg,口服,每12小时一次
●头孢氨苄:500mg,口服,每12小时一次
●头孢羟氨苄:500mg,口服,每12小时一次或1g,口服,每日一次。
②抗生素疗程
疗程应根据临床效果个体化调整。一般而言,单纯丹毒若治疗后有改善,则宜治疗5-6日。重度感染、见效缓慢或免疫抑制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抗生素疗程(最长可达14日)。
2.局部治疗
消炎为主,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或用依沙吖啶或50%硫酸镁湿敷,或马齿笕冷湿敷,可外用抗菌药物。辅以物理疗法,如红蓝光、氨氖激光,紫外线照射等。
4
丹毒的预防
1、注意休息,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避免皮肤损伤,一旦出现破损应立即处理,预防感染。
4、面部丹毒若有鼻窦炎应积极治疗,纠正挖鼻、掏耳等不良习惯。对于下肢丹毒应注意积极治疗足癣、足跟破裂、小腿湿疹等。